1965年,一位韓國學生到劍橋大學主修心理學。在喝下午茶的時候,他常到學校的咖啡廳或茶座聽一些成功人士聊天。這些成功人士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某一些領域的學術權威和一些創造了經濟神話的人,這些人幽默風趣,舉重若輕,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非常自然和順理成章。時間長了,他發現,在國內時,他被一些成功人士欺騙了,那些人為了讓正在創業的人知難而退,普遍把自己的創業艱辛誇大了,也就是說,他們在用自己的成功經曆嚇唬那些還沒有取得成功的人。
作為心理係的學生,他認為很有必要對韓國成功人士的心態加以研究。1970年,他把《成功並不像你相像的那麼難》作為畢業論文,提交給現代經濟心理學的創始人威爾·布雷登教授。布雷登教授讀後,大為驚喜,他認為這是個新發現,這種現象雖然在東方甚至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但此前還沒有一個人大膽的提出來並加以研究。驚喜之餘,他寫信給他的劍橋校友-當時正坐在韓國政壇第一把交椅上的人--樸正熙。他在信中說,"我不敢說這部著作對你有多大的幫助,但我敢肯定它比你的任何一個政令都能產生震動。"
後來這本書果然伴隨著韓國的經濟起飛了。這本書鼓舞了許多人,因為他們從一個新的角度告訴人們,成功與"勞其筋骨,餓其體膚"、"三更燈火五更雞"、"頭懸梁,錐刺股"沒有必然的地聯係。隻要你對某一事業感興趣,長久的堅持下去就會成功,因為上帝賦予你的時間和智慧夠你圓滿做完一件事情。後來,這位青年也獲得了成功,他成了韓國泛業汽車公司的總裁。
30歲之前,隻要你想到了,就去做。1920年的美國很流行腳伴裙是一種膝蓋稍微變細的裙子,可以增加女性的臀部美,一個印第安納州的年輕人看到女友穿著這種裙子,突發奇想決定按照這種裙子形狀製造瓶子。
瓶子圖樣設計出來後,年輕人越看越為自己的創意興奮。在將設計圖申請了專利推銷給了可口可樂公司,"這個圖案的優點一個是美觀,瓶子不易從手中滑落;還有一個優點是看起來粗大,而且底部寬大讓人有種安全感。正因為這瓶子樣式設計煞費苦心的可口可樂公司決定試用這個年輕人的瓶子。試用結果可口可樂更加暢銷了。1923可口可樂公司決定購買年輕人的專利,後來經過少許的改良,就形成現在的形狀了。突發奇想的年輕人叫路德,早已經憑借這項專利成為了億萬富翁。如果把現在為止他創作的這種瓶子全部排列起來,長度足夠從地球到月球之間來回130次。也許,當年不隻路德一個人在大腦種想過這樣樣式的瓶子,也不隻路德一個人設計出來過這種形狀的瓶子,但是卻隻有路德成功了,他與眾不同是他想到就去動手做了,做了之後,更加大膽的帶著自己的設計走進了可口可樂公司。
無數的例子都證明了,隻要你想到了,就去做。隻要你有膽量,就毫不吝嗇的去發揮它,30歲之前的你,有的是精力,幹嘛要將之荒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