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墓(2 / 3)

當龍烈血和龍悍到了溝村的時候,看到龍悍的人都尊敬的和龍悍打著招呼,好多人都是龍烈血叫不出名字的。溝村的人都知道,龍悍來溝村,如果不是溝村發生什麼事的話那肯定是來掃墓的,而今,一看龍烈血帶著的鋤頭和鐮刀大家就明白了——龍悍今是來掃墓的。

林雪嬌的墓和龍烈血外公外婆的墓都葬在離溝村不遠的一座山上,那塊墓地,是龍烈血外公外婆在祖上就留下來的東西了。直接穿過村子,龍悍和龍烈血沒有在村裏麵停留,跨過那座熟悉的石橋,左邊是農田,右邊是那條穿過石橋的河,河裏,也有一群孩子在水中嬉戲,順著河邊那扁擔寬的路,隻兩柱香的功夫,龍烈血和龍悍已經到了那座他們來過很多次的山腳下了!

羅賓這裏的山很有特色,與yn大多數地方的山不同,這裏的很多山,總是那麼幹脆利落的在某個地方冒出來一截,就如同元寶上那尖尖的一角,站在高處看山 ,你會感覺自己不是在看山,而是在看從那綠色的海麵上冒出來的島,到了春,“海麵”就變成金黃色的,那是一望無際的油菜花。老人們都,自古相傳,羅賓這地方山青水秀,彙集地靈氣,遲早要出一個大大的貴人。龍烈血在學校的時候也聽過這種法,這種法最初產生的時間已經不可考了,現在這些老人口裏念叨著的,是他們從上一輩老人那裏聽來的,至於那些上一輩的老人們又是怎麼知道的,這可能又要追溯到上上一輩的老人了……對於這種法,龍烈血向來是嗤之以鼻的,在龍烈血看來,羅賓這個地方好像自古以來就沒有出過可以擔當得起“貴人”兩個字來形容的人物。再,一個人的成就,靠的是自身的努力及機遇,與地山水何幹?為此,龍烈血甚至專門研究過羅賓的地方誌,在明清以前,羅賓這地方基本上就是無人管理的不毛之地,即使到了現在,羅賓“出產”過的一個最大的人物好像也隻是在省裏混到個什麼部長之類的腦滿腸肥的家夥——在高中校慶的時候,龍烈血曾在主席台上見到過!但那個人在龍烈血的印象裏,怎麼也和“貴人”搭不上邊。

先放開這些不,每次龍烈血來掃墓的時候,都會為自己家的老祖宗在世時所做的決定讚歎不已,家裏已經逝去的先人安葬在這裏的話,即使是在泉下,想必也不會寂寞了。

正午的太陽曬得山上那些無處不在的蔥翠仿佛要滴出水來,走上了上山的道,龍烈血一下子就感覺到一陣沁透心脾的涼意,道上是一片片斑駁的樹影,因為明暗對比的強烈,那些透過樹蔭間隙灑在山間道上的光斑,細細碎碎的,點點片片間都散發著奪目的光彩,像一片片金子般貼在了地上。在這樣一個炎熱夏的正午,走在這樣的道上,雖然已經寒暑不侵了,但龍烈血還是覺得這是一種享受,還有那些躲在樹上及草叢裏的蟬和那些在或在枝頭或在際的鳥的叫聲,都憑空為山裏增添了幾分幽靜——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大概得就是眼前這樣的情景了。

順著山上的道盤旋了一陣子,一陣夾雜著鬆葉清香的微風吹來,再向左轉了一個彎,眼前的地勢豁然一開朗,就要到了!龍烈血此刻無法揣測父親的心思,因為龍悍今一路上就幾乎沒有過多少話,父親今的心情應該很複雜吧?背著鋤頭和鐮刀的龍烈血也隻能默默地跟在龍悍的身邊。

如果你能看到龍烈血家的墳埋在什麼地方,你也許就會明白龍烈血為什麼會為老祖宗的決定而感歎了。

龍烈血母族這邊的墳就像梯田一樣,共有三層,最上麵一層有兩座,是龍烈血的太祖母及太祖父的,中間這一層是龍烈血的外公外婆的,最下麵這一層是龍烈血的媽媽的,三層的墳都麵朝東方,墳的兩側和後麵是一片密密的鬆林,風一吹就搖曳作響,整個墳場占地就有一畝多,墓地的外側,是用整齊的青石砌起來的一個因地就勢的半弧形,由高到低的環繞,每座墳都用青石把墳邊鑲嵌了起來,墳麵前樹立著高高的墓碑,而每層的地麵也是用青石鋪就的地表,青石的台階,整個墓地顯得大氣而莊重,這是龍悍的風格。整座山上,就隻有這麼一處墓地,還是超級誇張的那種,龍烈血怎麼也想不通自己的太祖父及太祖母他們是怎麼把這麼一大塊地變成林家的私產的,這墓地,根據輩分的不同,甚至還可以再擴充好幾層而不會顯得有絲毫的擁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