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宋季衡以為沈幼卿要拒絕時,她點頭答應了。
這讓宋季衡有些意外,不過麵上不顯。
前些日子,他剛見過這個三嫂時,怕爹娘被騙還拜托要好的同窗幫忙查過。
同窗說是逃難來的幽州,陰差陽錯才成了三哥的媳婦。
至於陰差陽錯的原因,宋季衡表示他也很震驚,大嫂二嫂膽子竟然那般大。
他知道沈幼卿從前家境不錯,他還以為她怕吃苦會拒絕這門生意,沒想到竟然答應了,真是出人意料。
這門生意就這麼定下來了。
晚飯後,沈幼卿就帶著一家人大人小孩兒上了山。
“這樣的就是薄荷葉,將葉子全部采下裝進筐裏,誰裝好了一筐就可以過來換一顆糖。”
一顆糖換一個勞動力,沈幼卿表示不虧。
孩子們歡呼著散開,每個人手裏提著一個宋父編的小籃子。
一家人邊聊天邊采薄荷葉,每采一個地方都會留下一點,作為可持續發展的保障。
當天傍晚,一大家子就采摘了幾十盒薄荷膏的原材料。
沈幼卿加班加點的趕工,困得一塌糊塗。
終於在第二日清晨,做出了六十六盒薄荷膏。
——翌日早飯——
“三嫂呢?”
宋季衡在飯桌上沒看見沈幼卿,也沒見有人去叫。
“幼卿在補覺呢,她昨日熬了一整夜,把那些薄荷膏都做出來了,你等下就帶到書院去吧。”
宋母帶著有些埋怨的語氣。
“都做出來了?其實不用這樣急的,這樣也太辛苦了些。”
宋季衡抿唇,十分難為情。
“還不是幼卿心疼你們這些讀書人,夏日酷暑難熬。
你趕緊吃,吃完就趕緊去把這些薄荷膏送去,省得幼卿白熬一宿,剛才見她時黑眼圈都出來了。”
宋季衡快速喝完碗裏的粥,便提起那一籃子薄荷膏,剛要走出院子,突然想起一事。
“三嫂可說過定價多少?”
“幼卿說每盒定價五十文。”
宋季衡點點頭,對於讀書人來說,確實是會花五十文買一盒提神醒腦的物件。
有些人還會花大價錢去買冰塊兒,要他說可沒有薄荷膏好用。
他將薄荷膏帶去學院,將價格提至66文,每人限購一盒,立刻被身邊的同窗瘋搶。
他們可都是用過的,知道它效果顯著。
沒有用過的人還在張望,等到想買的時候已經沒有了。
“宋兄,這數量也太少了些,還有好多同窗都沒有買到呢。”
宋季衡無奈的扯了一下剛才被弄皺的衣服,讀書人瘋狂起來真是可怕。
“李兄你也看到了,就這些還是我家裏人昨日趕了一夜做出來的,就是為了讓大家早點拿到,我嫂子黑眼圈都熬出來了,可不能再催了。”
宋季衡看到很多人因為沒買到而失望,隻好抱拳解釋。
“理解理解。”
大部分人還是十分通情達理的,至於那些對此不滿的,他也沒空理他們,他還得趕著回家給懷澤壓題呢。
一家人吃過早飯後,都馬不停蹄的繼續摘山裏的薄荷葉。
村裏人看了,表示十分不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