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二章 大步後撤變成一種可能(1 / 2)

經過一番波折之後,太平軍再次進入攻擊模式。

這一次,日軍恐怕真的是危險了。

而黃旭在率軍抵達大阪之後不久,他便接報,李秀成率領的前鋒,第十軍團的大部已經進據到京都城外,並且,他們已做好了進攻的準備,正等候黃旭的進一步指示。

兵貴神速,由此可見,李秀成絕對算得上是善於將兵之人。

既如此,一切就好辦了,黃旭與李鴻章等人略做商議之後,便下令讓李秀成率軍進攻。

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就是得讓日本人沒有喘息之機。

而身在京都城下的李秀成在接到黃旭的命令之後,不禁大喜,他二話不說,馬上傳令,讓大軍對京都城展開攻擊。

於是,大戰就此展開。

當然,攻防之間的拉鋸戰也就那麼回事,與以往無異,你攻我守,互不相讓,鬥得甚是激烈。

不過,此次與以往的攻防戰還是略有不同,由於事起倉促,日軍在撤到京都之後,並沒有太多的時間組織起有效的防線,再加之士氣低落,所以,麵對第十軍團的猛烈攻擊,日軍是相當的不習慣。

當然,這不習慣的後果也是相當嚴重地,在第十軍團強大的火力覆蓋之下,日軍死傷慘重。

看來,這京都是岌岌可危,遲要都要落入太平軍之手。

明治與伊藤博文見此情景,俱都是憂心如焚,他們原本還盤算著在京都重新組織防線,從而對太平軍進行狙擊,但是,如今看來,這個計劃將很有可能要破產了。

而下一步應該如何走,明治與伊藤博文心裏都沒有底。

“伊藤君,太平軍來勢凶猛,恐怕難以力敵啊!”明治天皇憂心忡忡地道。

雙方之間的實力差距已是擺在明麵上的事,伊藤博文就是再狂妄,也不得不承認,太平軍此時的綜合實力確實比之日軍為優,而現如今日軍唯一的依仗是精神的力量,他們相信自己在精神層麵上並不弱於太平軍。

因為,日軍崇尚的是武士道精神,他們不怕死。

可是,不怕死不等於就可以不死,有些事情偏偏還就不是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

日軍對自己的精神力量可能也是太過於盲目自信了。

“陛下,臣將誓死捍衛武士道的尊嚴。”伊藤博文麵色凝重地道。

他雖然沒有明著回複明治天皇的問話,但話中的意思卻已是相當明了,他已經承認日軍不如太平軍,而且,他也認為,如果長此下去,日軍必將敗於太平軍之手。

隻不過,伊藤博文最終還是沒將這些話說出來,無論如何,他都得維護天皇以及日軍的尊嚴,所以,他唯一能說出口的話,也就是表明自己的心跡,借此明誌而已。

“唉……”明治長歎一聲道。

這一聲歎息中實不知包含著多少無奈與憂愁。

明治心情變得是越來越沉重。

“陛下,事已至此,還請振奮,千萬不可喪氣啊,況且,情勢雖急,但事情也沒有走到無可挽回的地步,畢竟太平軍也隻是占據了我國的幾座城池而已,大部分的國土仍在我們的掌握之中,隻要我們善加利用,也並不是沒有反敗為勝的可能,所以,陛下,請千萬要振作啊。”伊藤博文見明治心氣正變得低落,不由急道。

如果明治的心氣都散了,那日本國就真的沒救了,所以,伊藤博文很急,他絕不能讓這樣的事發生,他要鼓勵明治,至少要讓明治覺得一切都還有希望。

“伊藤君,話雖這麼說,道理也是這麼個道理,但是,具體怎麼做,朕心中仍是一團亂麻呀,伊藤君是否有什麼地方可以教朕?”明治仍是愁眉不展地道。

這些事不是一兩句就可以說清道明的,即使明知是這麼個理,但想要完全釋懷,那也不是一件輕易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