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相互否決(2 / 2)

故而在那劍履諸葛亮消散之後,無論從哪個角度,他必須要出手了。

而且他出手的角度也極其刁鑽,興複諸葛亮和你講興複漢室,這和他一介史官有何關係?

同樣的他作為史官去和一個權臣統帥去講什麼青史傳承,那也是白搭。

而且還有一個最關鍵的問題,要是對方青史無法留名還就算了,自己無法否定對方,對方也無法否定自己。

那種情況下,隻要自身堅持自己的道,那興複諸葛亮就無法完成最終目的。

可現在不同啊,他竟然從興複諸葛亮的行為中看到了最為璀璨的青史留名,麵對這樣的對手,他隻能主動出擊。

如果時間一久,對方的天命融入他的史書之內,那麼他自己的存在就真的會被否決。

於是,他看到了一個屬於興複諸葛亮一個破綻。

仁義!

既然你以仁義施行,那麼我就以仁義擊潰你的天命。

隨著劍履諸葛亮的消失,那煌煌洛陽城再度恢複,漢室再造,大量篡漢之人身陷囹圄,一個個跪拜著新的大漢天子。

無數叛漢者被誅殺,眼見著天下將重新歸於漢室,在這種情況下,史官諸葛亮出招了。

“象以典刑,仁義卓著;天下方平,何動刀兵?”

隨著史官諸葛亮的言語,他背後的青史之內出現了大量上古景象,那是一個個罪犯正在被審判。

這些罪犯全部愧疚地跪拜在地,審判者正在不斷地發號施令,可奇怪的是,哪怕是殺人重罪的罪犯也並沒有被施以什麼肉刑。

而是出現了數道審判之聲,仿佛是堂堂天音出現,虛幻而威嚴;

“犯墨者蒙巾!”

話音剛落,隻見那個被判決刺配的罪犯的大半個麵容全部被一塊黑布遮蔽,隻能從他的嘴角處看到慚愧和悔恨。

“犯臏者以墨蒙其臏處而畫之!”

“犯宮者履雜扉!”

一條接著一條的法令判決出現,然後一個個罪犯全部得到了他們的懲罰,象刑!

不以實刑懲之一時,而以象刑罰之終身。

這種行為看得諸葛一都是一愣一愣的,他前世確實精通曆史,可對於這種詭異的刑罰並沒有研究。

他不明白這樣的刑罰真的有用嗎?

特別是當他看到最後一條“犯大辟者布衣無領!”

聲音落下,原先數個匍匐於地應當被大刑斬殺的重犯,不管之前穿著的是何種服飾,在頃刻之間僅僅剩下沒有領子的布衣。

並且所有人都明白,這是終身的,可即便如此,諸葛一還是不明白,這真的有用嗎?

正是這種疑惑,也讓他一時之間失去了對於興複諸葛亮的幫助,想要回答這個問題,看樣子還要看興複諸葛亮自己的答案。

-------------------------------------

《天弈百科》典藏術語篇:“天命否決”,通過某些手段,英雄棋靈的賴以成就天命之力的源頭被擊碎後,會形成天命否決,一旦形成天命否決,原先從天命之力中得到的力量會瞬間消散。

PS:今天是書友墨非狐的生日,他也是國士白狸的原型,讓我們祝他生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