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明軍率先渡河,大元的軍隊根本沒有選擇半渡而擊,反而是想要用元軍水師的強大在水麵上就先敗明國軍隊一次。
隻不過,這一次元軍的計劃注定要落空了,麵對幾年前被自己重創過的明軍水師,大元的艦隊在幾位世侯的指揮下,再度浩浩蕩蕩的為王前驅。
然而,當一支上書“鄭”字的龍頭寶船從大明水寨衝緩緩駛出時,元軍在水師上擊潰明軍的想法就徹底化為烏有了。
明軍水師提督,虛金英雄棋靈【內官監太監鄭和】,朱元璋用人不拘一格,雖然鄭和僅僅是一切宦官,但自從出現之後,朱元璋就委以重任,以其提督水師,大明臣策之中,就有一策是鄭和提出。
一策出,原先陳漢遺留下的水師得到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成為如今的鄭和寶船。
這鄭和自然是諸葛一親自牽引共鳴的棋路,不過還是可惜,以諸葛一原先的想法,鄭和的寶船艦隊至少也可以達到金階,甚至有望衝擊特殊兵種。
然而,也可能是朱元璋為帝而不是朱棣的原因,他可以委任鄭和重任,但對於水師的重視程度明顯不如曆史上的朱棣,這也導致了如今的大明水師雖然煥然一新,也隻不過是讓大明不懼元軍於長河之上。
不過這一切也就夠了,因為大明就是要在陸地上堂堂正正的擊潰對方,同時一直沒有被諸葛一啟動的興複道境也在這時,精準的發動。
半空之上,一卷青色竹簡快速展開,這一次竹簡之上不再是空空蕩蕩而是有了文字,有了圖影,除了最先的大明字樣後,之前出現的三股道境,包括以統禦道境著稱的王道道境全部彙聚在了諸葛一的興複道境之上。
這並非統禦,而是銘記!
從戰役開始之際,諸葛一的道境已經被他緩緩拉開,卻沒有立馬形成道境幻化,為的就是銘記。
之前諸葛一使用興複道境,銘記這個功能一直被他用來辨別對手隊友是誰,說起來很神奇,其實也很雞肋,到了職業九段乃至於國士,道境必然有種種玄妙,若你的道境隻不過是透視,別人的卻是穿透,那結局不言而喻。
好在,銘記的真正用法已經被諸葛一找到,銘記我方道境,可以增幅道境效果,形成兩倍之用,這就是興複道境中銘記的作用。
有了諸葛一道境的加持,原先已經處於絕對劣勢的仇殺道境幻化的複仇士卒全部浴血重生,殺的征服道境幻化的蒙古騎兵人仰馬翻。
本有機會重新以道境加持的烏尼,不得不承認人多力量大,自己的道境是別想著用了,接下來隻能看忽必烈自己了。
他是希望,對方幾個輔助道境至少對於整個戰場沒有什麼加持,約等於雙方都沒有用道境之力。
然後,就依稀聽到了一個字。
“勇!”
金聲玉振,道境二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