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散步(1 / 3)

1

小偷歎口氣,覺得警察不抓自己,實屬罕見,他把刀放在口袋裏,慢慢地往前走,他一邊走,一邊翻開裏麵的皮包,裏麵化妝品和手機都有。

就在他轉過轉角時,被兩個穿著一身警服的男女警察撲在地麵上。

原來是董瑞和朱宏宇,他們倆埋伏在轉角,等這個小偷放鬆警惕,走到拐角時,再來個生擒活捉。

朱宏宇把小偷拷上手銬說道:“竟然昏過去了。”

董瑞拿起手提包,裏麵的化妝品和手機都在,她看著小偷,他眼睛緊閉,呼吸均勻,她微微一笑說道:“你也太用力了,要是把他弄死了,你可要遭罪了。”

朱宏宇看著董瑞說道:“你可真是厲害,竟然用這種方式抓捕他。”他說道:“還以為你真的放他離開了。”

董瑞嗯的一聲說道:“抓人必須明槍暗箭,要是你現在衝過去,他就可能一刀把你捅傷,與其說讓你住在醫院裏還不如讓你在派出所平靜地工作著。”

朱宏宇暗自佩服董瑞警官的攻略行動,讓犯人放鬆警惕,然後再實施抓捕的確是她的作風。

董瑞把手提包還給了那位年輕女子然後和朱宏宇帶著小偷上了警車,行駛離現場返回派出所。

2

在一片開闊的農田,綠茵茵的像一條有節奏感一樣同時被風被風吹來倒去,感覺有點同步感一樣,有點巧合,而且種的那些菜葉吹倒在一邊,像是要風使勁的連根拔起似的。

而農田的另一邊有一位戴著草帽,上身穿著黃色羊絨衫,下身牛仔褲,穿著雨鞋,彎著腰一邊把自己種的蔬菜葉子連根拔起,放進用竹子編製而成的籃子,一邊哼著曲子而且哼的不亦樂乎,更有趣的是這位農夫的臀部股扭來扭去的,看來這位農民的心情像大晴天一樣高興的劈裏啪啦。要是被路人看到的話一定哪個精神病院出來的。

農民工收割完稻草,看著稻田,這幾年下來,辛辛苦苦收完稻草,可謂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意思。

農民工捧著稻草走著,在農民前方一座無數瓦片茅草房裏,這座房子非常破舊,有過了好幾個世紀斑駁陸離,房子的牆壁上有許多無數裂痕,有點仿佛隨時崩塌的時候。

農民工把稻草放在一旁,打開門走進去,看見一位比較蒼老,臉部皺紋,還不到八十歲的老太太坐在安樂椅子上看著天花板。

老太太看著農民工哎呀一聲說道:“是朱欣偉啊!收割稻草肯定很累吧!”

這位朱欣偉是朱欣剛的父親,原本他是個有錢有勢的農民工,後來二十九年前因為兒子朱欣剛為了事業而把錢給了他。

朱欣剛和她妻子於成紅去往上海後自己和妻子一直在老家過著種菜收割,過著安度晚年的生活。

朱欣剛走到盥洗室,拿了毛巾擦了擦臉,然後走出來說道:“是啊,不過我已經習慣這種事情了,沒什麼好累的啊!”他補充說道:“朱科拉,你怎麼認為呢?”

這位老太太叫朱科拉,是朱欣偉的妻子,朱欣剛的母親,於成紅的嶽母,是個慈祥的老太太,也跟丈夫一樣過個晚年生活。

朱欣剛把毛巾掛在鉤子上,然後走出盥洗室,慢慢地說道:“要是在古代可沒有電子產品,隻有苦的勞作和幹活是吧!”

由於中國古代主要以小農經濟為主普通老板姓基本都奉行精細耕作,男耕女織的思想,自給自足。因此除了商人和達官顯貴,普通老板姓基本都離不開下地勞作。

朱科拉點頭說道:“我知道天剛蒙蒙亮,大人們就要起床了,男人們挑著水桶去村裏的水井打水,把家裏的水缸灌滿。然後去野外割點豬草,回家剁碎後拌點飼料喂豬、喂雞。女人們則開始生火做早飯,當然,普通老百姓的早飯很簡單,但是因為需要下地幹體力活,因此需要吃一些幹的,可能隻是一碗米飯或者饅頭加點鹹菜,雖然簡單但能吃飽就已經足夠了。”

朱欣偉點頭說道:“早飯過後人也不能閑著,男人們該扛著鋤頭下地勞動了。女人們則在家中做些家務,縫縫補補,織織布什麼的。也許地裏有雜草需要除,又或許到了播種的季節,男人們需要揮舞著鋤頭把地刨一遍。因為全家的生活基本就是靠著這塊地養活著,基本就是這樣。”

朱科拉接著說道:“不知不覺已到下午,感覺渾身疲憊不堪,身上早已被汗水浸透,所以扛起鋤頭準備回家。由於古代大多數是兩餐製,讚賞七八點鍾的時候吃一頓早食,下午五點鍾吃一頓晚飯。回到家,炊煙已經升起,飯桌上已經擺好了飯食。”

朱欣偉點頭說道:“由於晚上不需要再勞作,所以隻需要吃一頓稀的就行。和現代不一樣,古代有嚴格的宵禁製度,晚上是嚴禁外出活動的。所以吃完晚飯就必須在家裏呆著,而且由於油燈珍貴,普通老百姓舍不得點,等到七八點鍾的時候就該上床睡覺了。”

朱科拉啊的一聲說道:“這麼看來對於現代人來說,古人的一天其實過得還是比較充實的,反觀現在人們基本是依靠手機來消磨時光,與人的溝通也越來越少,這其實是值得我們反思的,科技的進步固然是社會進步的推動力,但是傳統文化和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也在逐漸變弱,而且這種矛盾還在不斷加深。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