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若是與漢人的軍陣相對,便是有單兵作戰能力,那也是於事無補的。
更何況,板楯蠻的藤甲木盾,比起漢人的鐵甲鐵盾來說,那是大不如的。
相對而戰,或許漢人三四刀之下便可將藤甲破防,但是你板楯蠻的彎刀,便是斬下數十次,怕也是破不了鐵甲的防禦。
在武器裝備方麵,漢人與板楯蠻,早已經有代差了。
“便是希望,這度夷能支撐得久一些,給那劉公嗣多找些麻煩事罷!”
光靠板楯蠻成事?
板楯蠻成不了事。
現在的賨人,與百年前的賨人不一樣了。
百年前的賨人,豈是會被廩君蠻追著打?
依靠賨人板楯蠻,便擊敗劉禪,甚至是殺死劉禪,司馬懿根本就沒有這個想法。
他千裏迢迢過來,不過是為了給劉禪添添堵而已。
你劉禪要打下巴地?
可以。
但你需要耗費更多的時間,耗費更多的民力物力!
這是曹丕針對劉禪的反製措施。
畢竟
不僅僅是江東被間軍司搞得不勝其煩,魏國同樣深受其害。
之前漢獻帝為何會死?
還不是拜這間軍司所賜?
在漢獻帝死後,間軍司在魏國境內大肆活動,搞得百姓人心惶惶,官吏心向漢室.
這人心都差點搞散了。
既然你劉公嗣在我魏國境內攪擾得不安寧,那麼你要對巴地用兵,我魏國豈能袖手旁觀?
曹丕當即派遣司馬懿從武關入巴,掀起巴地風雲。
不求能阻止劉禪的步伐,但求給他添堵。
當然
曹丕之所以被逼得如此,那也是沒辦法了。
汝南
打不下來。
那汝南孟建就像是鐵王八一般,死守城池,除非舉大兵前去,否則難以攻破。
而若是你舉大兵前去,在江陵的龐統,在南陽的關羽與徐庶,當即便會有動作,這三方猶如是穩定的三角形一般,硬生生的將劉禪打下來的汝南這塊肉給咬住了。
汝南打不下來,南陽曹丕更是沒有攻打的想法。
既是如此,便隻能在巴地給劉禪添堵了。
司馬懿之前在汝南表現不好,屢次犯錯,便是曹丕要用他,也不合適。
加之其與劉禪也是有深仇大恨的,為了鍍金,為了仕途,也為了報仇。
是故司馬懿冒險入巴,行此險計。
“蠻夷桀驁,難道你劉公嗣真能將賨人殺盡?便是殺盡,等過了一段時間,漢軍走了,其他地方的蠻夷,便又會填充賨人的空白,數年之後,巴亂再起,這可不是治本之策。”
司馬懿喃喃自語,隨後眼中露出凶橫之色,對著身邊的隨從說道:
“給那幾個賨邑侯傳信,若是他們中,誰能取劉禪項上首級,魏國便力挺他做賨人王!”
堂堂正正的手段不行,現在的司馬懿,便也隻能想些下三濫的手段了。
譬如說刺殺。
反正又不用花錢,一句話的事情。
若是無心插柳柳成蔭,真的刺殺那劉公嗣成功,便是天大的喜事了。
這曆史上的事情,本就是非常巧合的。
像是小霸王孫策,還不是死於刺客之手?
生死這種事情,誰又能說得準呢?
閬中。
劉禪正在校場上,揮舞著板楯蠻的武器。
彎刀鋒利,仿佛可以可以輕易的將脖頸劃開。
“撕拉~”
彎刀砍向賨人的藤甲,並不能直接砍開,彎刀直接嵌入藤甲之中,反而有了繳械的效果。
這賨人的藤甲是一種經過特殊處理藤編而成的鎧甲。
和金屬鎧甲相比,具有重量輕、不怕水、透氣性強等特點。
防護部位以頭部和上身為主,多和盾並用,以防護身體其他部位。
至於其製作過程,劉禪已經知曉了。
把藤入水浸泡半月,卻出晾曬三日置幹,然後油浸一周歲再取出來曬幹,最後塗以桐油編製而成,缺點是怕火易燃。
“這藤甲倒是有可取之處。”
張苞在一邊說道:“雖是有一定的防禦效果,但比之鐵甲來說,那還是差上許多的。”
張苞此刻身穿明光鎧,這彎刀扛在甲胄上,隻是留下一道印子而已,根本砍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