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大勢已定(2 / 2)

他們不僅衝擊了,而且有人跨過了一個個壕溝,眼看著就要朝著大山隱了過去。

孫永金看著潰逃的清兵,沒有理他們,隻要攻克主要的州府,當那些隱入山林的清兵就別想找到吃的,而且失去建製,根本鬥不過那些山民,那個時候,他們自然會乖乖的跑回來投降,如果不投降,就讓他們死在那些瘴疾之地吧。

現在他最關心的就是糧食了,經此一戰,清兵已經失去了對滇西的控製,此時,不收攏那些散落邊地的明軍,更待何時。可惜的是,被他派出去的王品遲遲沒有消息,若是能夠再得到永曆的認同,那就更好了,就像當年孫可望整編明軍一樣,以大義的名分,再度把明軍整合起來。畢竟在這個時代,人們的忠君思想可是很濃厚的,就連李定國這些大西將領,在融入永曆的體係之後,都會忠心耿耿的維持著皇帝的地位,至於那些本來就是明軍體係的人就更不要說了。

當然,這種維持皇帝地位也僅僅就是不造反而已,永曆從來沒有真正的主持過政事,無論是在李成棟手上的時候,還是在孫可望手上的時候,他更多的時候,都隻是一個明軍的黏合劑。孫永金沒打算改變他的這種地位,不過,他現在更加需要的是糧食,因為就算是他的高科技農場生產糧食的周期極短,也是有著周期的,不可能剛把種子放下去,就能收割得上糧食。

沒有糧食,他連供養起這麼多的兵馬都成問題,就更談不上收編其他的明軍了。

就在他思忖的時候,張國柱和那名劍士所帶領的兵馬已經開始激烈的廝殺起來。這些張國柱的親衛倒也是精銳,可是他們麵對可怕的劍士,就是一劍一個的份,而且那名劍士身披鎧甲,尋常的攻擊根本傷害不了他,再加上他後麵的火槍手看見清兵,就先是一輪排槍打了過去,本來就不多的清兵更是在剛剛開戰就少了好幾個人手。

那名劍士本來的目的隻是纏住他們,可幾個交手下來,發現清兵也不過如此,連跟在他後麵的普通人也覺得清兵沒有傳言中那麼可怕,同樣是一槍兩洞,被長槍刺上一下,也是一個透心涼。特別是看見帶領他們的劍士把清兵一個個的斬殺在劍下時,更是滿臉的興奮。

這個時候,他們已經不僅僅於要求纏住這支兵馬,開始渴望著把這支軍隊徹底的殲滅。

於是,他們越戰越勇,而張國柱的兵馬則陷入困頓之中,現在,他們隻要看見那名劍士,就覺得不寒而栗,那裏還敢靠近他。而那些長槍兵和火槍兵則跟在劍士的後麵,不斷的把他們向後擠壓。

張國柱的親衛雖然是精銳,但是也畢竟是普普通通的人,他們可不是意誌極端堅強的克隆人,此刻,就算他們非常的忠誠,但還是有人忍不住向後跑去。

張國柱看著自己的親衛,提起刀,本來想斬殺掉那名逃跑的士兵,但最終還是放棄,那名劍士的到來,已經把他的謀圖徹底的砸碎,就算他能夠遏製住潰退的勢頭,能夠讓自己的士卒死戰到底,但還是改變不了慘敗的結局。

他不明白,騰越之地,怎麼就突然崛起了這麼一個勢力,怎麼就會有這麼可怕的劍士。

想到這裏,他對著部下說道,“散了吧,自己去逃命吧。”

說完,他就要拔劍自刎,不過卻被部下攔住,掩護著他,就要向南門逃去。

不過,那名劍士手下的火槍手再次裝填好彈藥,對著他們就是一陣排槍打了過來。在這種距離上,張國柱毫無懸念的栽倒在地上,他的親衛或是上來拚命,或是朝著南邊跑去。

不過,在他們還沒有潰逃的時候尚且不是那名劍士的對手,現在區區幾個人衝上來,又做得了什麼,幾杆長槍刺過去,把他們像串肉串一樣的串起來。

他們的亡命一搏,自始自終,沒有對敵人造成哪怕一點點傷害。

城內的局勢漸漸的平靜下來,孫永金的士卒在四處收容著俘虜,同時派遣騎兵追趕那些逃跑的清兵潰卒,永昌府的局勢在此大勢已定,那些大理府的援兵在看到永昌府城牆被炸毀的那一刻,就惶惶然朝著東麵撤了過去。

一路之上,同樣是慌不擇路,孫永金雖然隻是派出兩百名騎兵稍稍的追趕一下,頂多就是能夠騷擾而已,不過還是一路殺得屍橫遍野,足足追趕了三十裏,才調轉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