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集市(上)(3 / 3)

“有男九人,頗有力氣,慣於海事,欲招攬者速速前來,過時不候……”

“算命起課,不準不要錢……”

周圍行人眾多,想必魚目混珠,不乏暗裏偷盜者,黃辰牢牢握緊兜內碎銀子,邊走邊向兩側觀望。此處的確和傳聞中一樣要什麼有什麼,中國貨、外國貨,武器乃至人,隻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們不敢賣的。

胡寅打開話匣子,言及賣家有一個名頭,曰劃船,九成為浙民,另外一成是閩人,他們本身便是地方鄉紳的家人親戚,平日裏打著鄉紳旗號以大小劃船載物出海,假作與海上漁舟貿易實則交通寇盜。劃船無法渡洋去國外交易,所以官軍一般不會過問。

王永連連點頭,顯然這些事不算秘密。

漁船向海盜納稅,劃船向海盜輸貨,曆來被大明朝廷有識之士視為海上兩大至害,更有人放言:二者不除,海盜不絕。言者高居廟堂說話輕鬆,卻不切實際,漁船就不說了,禁之沿海千萬漁民以何討生活?單說劃船,背後鄉紳本土勢力龐大,上至州府下至鄉間皆有人脈,牽連極廣,即便京師來人,強龍又如何壓得住地頭蛇?最後都是不了了之。

黃辰不住搖頭,心道大明朝怎麼統治天下的?陸地、海麵無一控製得住,不亡才怪。

路過一間頗有規模的武器鋪子,王永的倭刀壽命將近,打算更換一把,當下同胡二老等人分開行動,黃辰跟著他一道入了店門,一個布衣夥計跑上前,一麵堆笑迎著,一麵噓寒問暖,好不親切。“二位爺要置些什麼?”

王永開門見山道:“倭刀,精品倭刀,劣品休要拿出獻醜,平白叫人看輕。”

夥計口中言道:“爺說的哪裏話。非小人自誇,這集市裏兜售倭刀的店家沒有三十,亦有二十,我家自認第二,無人敢認第一,您隻管放心選購便是。”

王永乃是集市常客,豈會這般好哄騙,不屑地道:“入了誰家都是如此說法。廢話少說,把精品拿出來給我瞧瞧,要四尺長短。”

夥計鑽進櫃台,從箱底取出一把黑鞘長刀呈給王永,後者單手接過這柄分量不輕的倭刀,左右翻看,繼而拔出少許,一抹青光乍現,王永暗暗點頭,此刀樣式簡樸輕便,沒有過多的裝飾物如毛皮、鞘套等,是一柄偏重實戰的好刀。問道:“還算不錯,價錢幾何?”

夥計說道:“此刀收於倭國,由倭國名匠打造,非三兩不可。”

“太貴。”王永搖頭道。

做買賣本就是店家漫天要價客人落地還錢,你來我往的勾當,兩人一番討價還價後,最終的價格鎖定在二兩五錢。王永付賬收刀,扭頭問黃辰道:“黃兄弟,你要買些什麼麼?”

“那支槍怎麼賣?”黃辰普通武器看不上,惟有牆上一杆火繩槍引起他的興趣。昨日海上激戰,他看到有人使用火繩槍,隻不過數量不多,兩邊加起來也不過三五十杆,更多的人是在用有三個槍口的三眼火銃。它屬於火門槍,即管形火器。其實這東西當火繩槍一經出現就該立刻淘汰掉,大明仍在持續使用,不免有些開曆史倒車的意思。

夥計說道:“此火銃長五尺二寸,重六斤有餘,火門、機軌皆精致細巧,銃筒耐用,無慮炸膛。威力可及百步之遠,五十步內,百發百中。三兩六錢,絕不叫你虧去。”

黃辰一聽價格立刻熄了念想,他口袋裏僅二兩銀子,差著一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