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雌蟲生蛋以後,就需要雄蟲來負責孵化。
【182】→思→兔→網→
拉斐爾的重點是數量,
但小雄子的重點卻在方法。
“等等…孵,孵化?我我要怎麼孵蛋啊?”
孟亦舟哪怕在心裏告訴自己肯定不是自己想的那個孵,但過去的認知還是讓他在聽到孵這個字以後,產生了一些別的聯想。
他要怎麼孵?難道他要把蛋抱在懷裏嗎?那要抱多久啊?中間他可以放開嗎?還是說要一直抱著?或者對溫度和環境之類的有沒有要求?
他其實還有好多問題。
所幸拉斐爾也沒有和孟亦舟賣什麼關子,他很快就告訴了孟亦舟該如何孵蛋包括孵蛋的周期。
周期比想象中要短多了,短的話一個月,長的話也不超過三個月。
而在這接近一個月到三個月不等的時間裏,雄蟲需要用他特有的精神力溫日日夜夜養著蛋,每天陪裏麵的蟲崽說說話,不定期和他互動就行了。
因為那個時期的蟲崽是可以聽到外麵的聲音並且還會牢牢記住這個聲音的,所以在蟲族裏,會有蟲崽更黏著孵化自己出來的雄父也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
畢竟在那麼長的時間裏,小蟲崽一直都隻聽著雄父的聲音以及感受著雄父的心跳,再加上還一直被雄父的精神力滋養著,日積月累之下他自然更熟悉雄父,
故而在破殼後自然而然會更親近雄父。
當然,如果孟亦舟要是嫌棄孵蛋很麻煩,他自己不願意孵的話,也是可以把蛋交給專門的孵化園,由帝國用相似度百分之九十的模擬器進行孵化。
這樣的好處就是雄蟲可以樂得清閑,可以不用怎麼管蟲蛋,隻需要定期提供一點自己的信息素放在模擬器中。
壞處就是那畢竟隻是一個由科技製造出來的模擬孵蛋器而已,本質上機器始終還是完全代替不了雄蟲,哪怕它的相似程度已經到了百分之九十也無法完全達到和雄子親自孵化的效果。
而且這樣破殼的蟲崽性格上也比被雄子孵出來的蟲崽要內向得多,或者有這樣那樣的心理問題。
他們可能會比其他蟲崽更容易缺愛,畢竟在漫長的殼內期,他們什麼都聽不到,什麼都感知不到,少部分或許還會有自閉傾向,或者和自己的雄父不親近等等問題。
【183】
“哦,原來是這樣啊…那我明白了”
這下孟亦舟徹底懂了。拉斐爾把兩種模式都和他講的很清楚,包括各自的優缺點有哪些都講的很詳細。
模擬孵蛋也不是沒好處的,雄子親自孵的確對蛋很好,可如果數量太多他也照顧不過來的,而孵化園的存在就是為此而存在的…
那個孵化園有點像育嬰院呢…
而且他們的分工居然還挺明確的,孟亦舟剛剛了解到這個世界的大概世界觀的時候,還覺得雌蟲又養家又帶孩子,幾乎全能啊。
深入了解了才知道並不是,雌蟲的體質比雄蟲強,但也不是什麼都會的,起碼在生育方麵他們隻負責生蛋,生了就可以不管了。
嗯…生蛋…生蛋…孟亦舟在心裏默念了幾遍,這個詞雖然之前也不止一次聽過,但都沒什麼實際感受。直到這個詞語和自己掛鉤才有種莫名的說不出的複雜情感。
那種複雜的情緒又不能被稱之為排斥,
隻是一種茫然,
一種對未知事物的茫然。
因為在孟亦舟認知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