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番話,鴻臚寺卿立馬輯手表示道。
“還請晉王放心,一定不會出現任何紕漏。”
———————————————
未正,青雀山中門人敲響銅鍾,不輕不重,恰好七響,但鍾音卻綿延數裏。
青雀山山門外,鈴下人正在翻閱手中的道綱,和浮玉山中的淨人一樣,青雀山門人也需要通過考課才能正式成為弟子。
而鈴下人除卻每日需要做的事務以外,也需要研習道綱,準備兩年一度的青雀山考課。
此時山門外傳來一聲啼鳴,驚的那鈴下人險些沒把手裏捧著的道綱給丟出去。
隻見一隻翼展遮天蔽日的白雀飛到了青雀山的山門前,等白雀緩緩落下後,鈴下人才看見了雀背上的一行人。
趙希蘊懷抱拂塵上前,鈴下人自然認識這位浮玉山的掌丹真人,當即輯手行禮。
交付了拜帖過後,趙希蘊便帶著李夜清等人走進青雀山中,而玉衡也化作小巧白雀的模樣。
桃夭夭和塗山雪都沒來過青雀山,一路上紛紛側目觀看重重道宮,而敖靈和李夜清也隻是在數年前來過一次。
而這時,玉衡突然往另一邊飛去,見狀,李夜清急忙喊住了它。
“玉衡你上哪兒去?”
“打架。”
聽到這話的李夜清一愣,繼而就知道玉衡隻要找那隻青雀了。
李夜清抓住玉衡,揉了揉它的腦袋道。
“人家可是青雀山的雀君,你在人家地盤上找人打架?玉衡你還是趕緊歇著吧,過會兒帶你去翻翻青雀山的香積廚。”
“不行,李哥兒,我得去好好看看那青雀到底有多大難耐,怎麼就被喊個雀君。”
言罷,玉衡就一拍雙翼,朝著青雀靈氣所在的地方飛去了。
趙希蘊見到玉衡氣勢洶洶的要找那雀君,也隻是微微一笑,而李夜清卻跟了上去,同時側身請求道。
“希蘊師叔,麻煩您安排下她們的廂房,我去看看玉衡。”
聞言,趙希蘊從袖子中取出了一張畫有符籙的木胎,遞給李夜清道。
“去吧,拿著這個符膽,有事情我會通過符膽知會你。”
“好,多謝師叔。”
李夜清接過符膽,隨後也朝著紫雲庵的方向走去。
………………
紫雲庵後的楓林裏。
雀君正靠在樹君的枝椏上,那枚金精玉餌已經被它吸收殆盡,現在它還在咂摸著嘴巴回味玉餌的滋味兒。
突然雀君覺察到另一隻雀妖的靈氣,立馬警覺起來,死死盯著眼前愈來愈近的白雀玉衡。
“遂隱!你玉衡大爺來了!”
玉衡口中的遂隱,其實就是雀君的本名,而樹君則名涵卿,至於來曆神秘的劍君,沒有見過其麵貌,自然也就沒有人知道劍君的本名了。
雀君遂隱看到白雀玉衡落在它麵前,立馬也振翅飛了上前。
“才一年沒見,你還是這麼討厭。”
一青一白兩隻小雀在地上嘰嘰喳喳的鬥起嘴來。
玉衡支起兩隻羽翼,瞪眼道。
“要你管,今天我就要再見識見識,你遂隱到底哪點比我玉衡強,憑什麼你就能當雀君享供奉,咱就是個看大門的,你最好答應,不然給你灶台子都掀了。”
而這時,李夜清也恰好來到了紫雲庵後,他一來就看見雀君遂隱和玉衡鬥在一塊。
本以為兩隻靈雀會鬥法鬥的不可開交,誰料它們化形後卻沒有打起來。
雀君遂隱化形後的模樣是個清秀的青衣少年,模樣還未及冠,長發用道簪別在後麵,而玉衡還是那小道童的樣子。
“你看我這玉料,這可是浮玉山裏頭玉崖所生出的,我在大青蓮上花費了七七四十九日等待,不分晝夜才等到了玉崖的石皮脫落,這才取得寶玉。”
玉衡從懷裏取出一枚泛青的璞玉,得意洋洋的介紹起手中璞玉的來曆。
而雀君遂隱則是冷哼一聲,絲毫沒看上玉衡手中的那塊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