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炯、狄青、洛懷亭三人聞言,齊齊跪倒謝恩。仁宗望著二人麵上的青銅麵具不免問道:
“二位緣何一直帶著這樣一件器物?為何不以真麵目示人呢?”
狄青低頭沉吟片刻道:
“回官家,我與表弟皆乃刺配充軍,故而不敢以真麵目見君,恐一時驚了聖駕。”
仁宗聞言,若有所思道:
“哦,原來如此,朕這便下旨為你二人除去麵上刺字。”
“官家不可,我二人自幼習武,性子素來衝動,不然也不會因此傷人入獄了。
這幾年軍營生涯使我兄弟受益匪淺,故權當留個教訓。”
“好,難得你有如此想法,朕便成全與你。各賜你二人黃金麵具一副,日後上陣,代朕好好殺敵便是。”
狄青、洛懷亭再次叩頭謝恩。
仁宗哈哈大笑,轉身回到禦座之上,望著遼使道:
“如今弓箭比試完畢,不知貴使還有何話可講?”
遼使被他一問,頓時尷尬萬分,急忙跪倒見禮:
“天朝威武,本使心悅誠服。還請您坐好,這便準守諾言,代遼主呼您三聲伯伯。”
仁宗急忙抬手製止道:
“貴使且慢,想我兩國締結兄弟之盟以來,邊境安寧,物埠民豐。
既是相安無事,又何必再平添事端?作為兄長之國,理應豁達大度。
這比試廚藝與箭法之事,便權當陪小弟取個樂子罷了,何必當真?”
一番話說得遼使麵紅耳赤,羞愧難當,支吾半天道:
“事到如今,本使已不想隱瞞。此次比試原非國主本意,乃受其胞弟秦國王耶律重元挑唆,一時間失了分寸。
天子寬宏大度不予計較,實令在下汗顏。本使回去自會向遼主秉明一切,希望兩國繼續交好,普惠萬民。”
仁宗聞言,確信遼使講的乃是實情。
據他所知,耶律宗真即位後,其生母元妃蕭耨(nòu)斤,誣陷仁德皇後謀逆,竟自立為皇太後開始攝政。
更有甚者,其為了進一步壟斷大權,還暗中與胞弟蕭孝先密謀擁立幼子耶律重元為皇帝。
好在耶律重元事先為哥哥耶律宗真通風報信,方粉碎了她的陰謀。
遼興宗大怒,遂將蕭耨斤幽禁於慶陵。卻冊封重元為皇太弟,並在酒醉時許諾日後會傳位於他。
自此,反而激發了耶律重元謀奪帝位之心。想到此處,又對遼使道:
“遼主受中原文化熏陶,且愛好儒家學說,為人自然寬厚大度。你要從旁多加提點,勿使兄弟鬩牆才是。”
“本使謹遵天子教誨,本使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