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山河科技,有了京海國資入股之後,京海銀行以及京海國資旗下的企業也紛紛為這所企業發來訂單。
總之新成立的山河科技已經改名叫京海科技了。
現在這家公司大部分業務隻要靠著京海,等國資和政府訂單就可以完全吃飽。
陳山河讓出了大部分的股份,換來的就是每年豐厚的回報。
外加出讓股份之後收到了一大筆收益以及上市之後股票的溢價。
這就讓他在國內的賬戶一下子充裕了起來。
看著賬戶裏躺著的這些錢。
陳山河覺得這是一個禍害,必須盡快花出去。
所以他看上的自然就是房地產了。
後來的事情告訴陳山河,玩房地產必須在四大一線城市才行。
但是四大一線城市所麵臨的問題就是如果沒有關係的話,根本拿不到地。
不過眼下倒是有一個好機會。
那就是趙瑞龍留下的這個爛攤子。
隨著漢龍集團陸續被拍賣,陳山河拿到了漢東省的一些,原屬於漢龍集團的權益。
其中最豐厚的就是入股的石化項目的分紅,以及位於西南某省的水電站項目的控股權。
當然這些權益之所以沒有人爭搶,主要在於陳山河關照了趙瑞龍的小兒子。
現在有這位小公子在自己手上,陳山河覺得房地產似乎也可以考慮一下了。
京海市的地塊位置不錯,現在大部分買房人都成為了爛尾樓業主。
不管是政府還是購房者,都期待著有人能夠接盤自己的項目。
但是陳山河必須評估,因為這個項目眼看現在是沒有什麼盈利的餘地的。
不過漢龍集團手握的其他幾個地塊倒是可以考慮一下
這些地方還沒有開發,目前被政府收回,然後重新拍賣的可能性很大。
陳山河趁著京海電子上市的階段,覺得這是一個好機會。
出席這種場麵,有王曉軍就夠了,實在不行,陳山河再把在迪拜玩的不亦樂乎的,沈秋叫回來。
於是漢龍集團這艘破船,再次被陳山河看中,成為了廢物回收利用的來源。
陳山河終究是躲不過,來自於房地產的誘惑。
不過他可不敢搶大佬們的生意,敢動手的,隻有沒人要的爛尾樓。
於是上市之後的資金迅速的收購了幾個樓盤。
看著重新複工的樓盤,業主們的臉上露出了死裏逃生的欣慰感。
而陳山河總有一種做慈善的感覺。
……
京海銀行此時成為了陳山河最大的資金來源。
靠著京海科技上市,他們也賺的盆滿缽滿。
然而此時陳山河還在醞釀著一個更大的計劃。
至於之前的房地產項目,就當是拋磚引玉了。
他要籌建京海科技產業園。
沒錯,就是老一套,圈地蓋房子,然後迅速脫手。
隻不過以前都是騙子在玩兒,現在陳山河打算把自己手上的那堆什麼數據現場之類的一股腦的塞進去。
不管怎麼樣,先把地方占上再說!
至於後期發展怎麼樣?
眼下陳山河還不用操心,反正他國外的賬戶裏還有的是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