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夥,跑累了吧?歇歇吧…你爺爺我啊,看你也看暈了……”老頭見我終於算是慢了下來,一摸額頭,似有些無奈的說道。
這老頭的話,聽上去尖細,但卻仿佛有著魔力一樣,讓聽到的我,頓時又有了力氣,拚命的跑了起來。
我“叭叭叭”的跑著,也不知道跑了多久,心裏就一個想法:“媽呀,鬼呀,這老頭要吃我呀……”
見我不要命的跑著,這銀發老頭一邊搖著頭,一邊似看傻子般的看著我!
最後,我也不知道怎麼停下來的,反正就直接躺在了地上,閉著眼睛,心想著:“吃我吧,吃吧,跑不動了……”
“小家夥,不要怕,我是你爺爺的護道坐騎,是不會吃你的…再說,你爺爺我已經有四十年沒吃過人肉了……”
這話,我聽到一半時,還算是稍微的鬆了鬆心。可聽到後半段,頓時一個激靈,立刻就要爬起來繼續跑……
“定!”
耳畔忽聽一聲定,我剛要爬起來的身子,就硬生生的無法動彈,愣在了那裏。
而此時,那銀發老頭也將整個臉湊到了我的麵前,沒好氣的喊道:“你個完犢子,怕你奶奶個腿啊……”
很顯然,這老頭生氣了,但我隻感覺整張臉上都被噴了口水,心驚膽戰的。
老頭似施了什麼法,讓我不能動也不能叫喚。而他嘴裏嘟囔了幾句後,也就直接盤坐了下來,摸了摸自己的兩撇小胡須。
別說,我如今這麼近距離的看著這老頭,心裏竟然沒那麼害怕了。
他那滿頭的銀發,加上硬擠出來的笑臉,在月光的襯托下,竟然是那麼的慈祥……
我發誓,這種想法出現的一瞬間,我就想抽我自己,但我的身體已經不受自己控製了……
“小家夥,你聽好了,爺爺我是你爺爺的護道坐騎,絕對不會吃你的。”銀發老頭盤著腿,伸出手來,摸著我的腦袋,慢慢的說了起來。
原來,這銀發老頭,還真是我爺爺的護道坐騎。就像《西遊記》中,太上老君的坐騎青牛,地藏王菩薩的諦聽,嫦娥的玉兔一樣。不,玉兔是寵物……
用我當時的理解來說,這銀發老頭就是我爺爺的“神奇寶貝”,打架的時候可以拿出來。沒事的時候,也能拿出來逗逗悶!
但據這老頭自己說,他乃是東北的仙家,因避難逃向南方,卻在路上因為貪嘴惹了禍。但好在我爺爺祝人正出現,將他救下,並封他做了自己的護道坐騎,以便將來位列‘地仙’之列。
雖然他自己說是東北的仙家,但其實也就是一隻老鼠成了精,妖不妖獸不獸的。
這‘地仙’,最早出現在道教典籍《抱樸子·論仙篇》中。雲:“上士舉形升虛,謂之天仙;中士遊於名山,謂之地仙;下士先死後蛻,謂之屍解仙……”
‘地仙’這個稱謂,在民間常常聽見。但真正能被稱為‘地仙’的卻是不多。而一些有了些道行的妖精和人,都喜歡稱自己為‘地仙’,其實他們連仙家的門檻都沒法觸碰到。但是我麵前的這隻老鼠精,說自己是仙家,更是能在將來位列‘地仙’之列,卻不為過!
自古以來,仙家之品之境界,都不是凡人能夠知曉的。
一來,是仙不與凡論。二來,就是各路仙家不會拿自己的境界和實力去爭什麼地位排名。以至於這些仙家的境界到底孰強孰弱,無人知。有人說,這位仙家地位最高。哎…那邊就會有人說,那位仙家地位更高!使人不得解惑……
畢竟,你也不能指望這些仙家自己出來打一架來證明證明吧……
但,自南朝起,上清道士陶弘景在茅山之上,號令三千仙,留下七百名,續下《真靈位業圖》後。這各路仙家的境界與地位,也就落實了下來。
《真靈位業圖》以‘天地人’三界三十六重天為體,封玉清、上清、太極、太清、九官、洞天、太陰為七境。號令出三界仙家,留下尊名,方才成道。
每一境中,設一中位、左位、右位。以七境七位分之,一主神位中,左右之仙按照修為和功德依次排開……
用現代的話來說,當年有一個叫陶弘景的道士,在茅山之上請來三界所有神仙。他以境界、修為、功德、成就做歸納,與這些仙家續下了《真靈位業圖》。在這《真靈位業圖》中,所有神仙依次分成了七個等級。其中每一個等級,都有一位最強之仙,坐主位之上。而後其餘的仙家,再按照排名,左右依次位列開來。
就像水滸一百單八將一樣,誰是老大,誰是老二,清晰可見。
這《真靈位業圖》乃是在眾仙家的見證下,完成。故,得到三界認可。凡人也因此,可以明白仙家之境之品。
而這‘地仙’,便是位列在第六個等級中的‘洞天境’。其仙位之上,坐中位之最高仙,乃是‘右禁郎定錄真君中茅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