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突厥人來說,甚至是絕大多數遊牧民族的思維都是這樣,一旦中原人強大了之後他們也就臣服,這個對於他們來說沒有什麼。而他們部落的戰爭思維裏麵,也都是小部落要臣服於大部落,這個也都是正常的。所以他們這麼做,也是無可厚非。在他們眼裏麵,大唐也就是一個大部落,他們失敗了之後臣服也都沒有什麼不可以。至於他們雖然不至於把高過車輪的男人殺死,可是作為奴隸也都是有可能。他們居然也都是非常有自覺性,然後主動的帶領大唐的軍隊去尋找水源了。
“很好,孺子可教也!”陳飛說道。
“嗯,嗯嗯嗯!”
那個突厥人顯然不太明白陳飛的“孺子可教也”是什麼意思,可是他卻知道這個唐朝的軍官非常欣賞他。而他也都感覺一陣高興,因為隻要這個人能夠看得起他,那他接下來獲得的好處肯定不少。
陳飛看著這個一副跪舔的模樣,也都有些無語。這些遊牧民族其實和後來的倭國鬼子一路貨色,當你強大的時候他也就主動的臣服於你,而當你羸弱的時候他們也就是第一個上來咬你一口,然後讓你痛不欲生。而當你再次強大了,他們也就再次當你的龜孫子,一副忠誠走狗的一樣。這種人,絕對不能夠用仁德來感化,他們的思想還沒有到達那個層次。
“接下來,要給他們灌輸一些突厥人是賤.種的思維,這樣他們也都會才能夠真正的當一條狗。當年宋朝時候,也就成功了。宋朝時候漢人文化可是達到了頂峰,那些鬼子也都不惜來中原進行所謂的‘度種’,爭著戴綠帽子。看來我們也都可以學一下,隻要能夠給這幫突厥人灌輸所謂突厥人是賤種的思想,這樣他們也都會爭著把女兒嫁給漢人,這樣用不了幾代人,突厥人也就消亡了。對於這些胡人,絕對不能夠慣著。不然他們絕對會蹬鼻子上臉的。”陳飛想道。
陳飛覺得唐朝的民族政策還是不錯的,他們對於那些少數民族,采取的反而是略帶歧視性的政策,逼迫他們進行漢化。這樣那些外族才能夠以做一個漢人為榮,主動歸化漢族。至於到了一千多年之後,給了一部分少數民族特殊的權利,居然反而造成了不少多數民族感覺到被逆向歧視了。結果最後有一部分人居然以當少數民族為榮,這個到底是誰歸化誰啊?
所以差距就在這裏麵,讓人非常明顯看出來了唐朝的民族政策明顯更利於民族結構的統一,進一步維護國家的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