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李熙現在的勢力策動一場兵變搞個黃袍加身自然毫無困難,地方群雄已經掃平,吐蕃失隴西後已無力侵擾大唐邊境,契丹滅亡,回鶻汗國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有黠戛斯、吐蕃、沙陀牽製,對大唐並不構成實質威脅。李熙有的是時間慢慢安排。兵變發動之前,洛陽城中怪象頻現,真真假假,神神叨叨,做足了聲勢。在絳州做縣尉的李威忽然現身,雖然一閃即逝,卻給了別人無數的遐想。
會昌六年八月,駐守洛陽的左右神策軍,左右羽林軍,武寧、宣武兩軍士卒同時發動兵變,數萬士卒高呼李統禪位,忠王當為天下人主的口號,湧入思恭坊的忠王府,將一襲黃袍加在李熙身上,李熙拒不肯納,太傅裴度、太尉李愬,司徒朱克融、左仆射烏重胤、中書侍郎李海山等人領銜百官勸進,勸進的人群中再次出現了忠王世子李威的身影,且他與幾位重臣裴度、李愬、朱克融、李德裕等並列一處,顯然是首領之一,隻是露這一次麵,世子李威的行情便大漲起來。
黃袍加身的創意雖然新穎,卻也不過是掩人耳目的把戲,李熙代唐自立早已是鐵板釘釘的事,黃袍加身廢李統為庶民已經足夠仁慈了。
眼見李熙是鐵了心的不肯做皇帝,兵變的將士急了,李熙做了皇帝他們是從龍的大功臣,李熙若是不肯,他們就是逆臣,要誅九族的。黃袍加身在明眼人眼裏不過是場鬧劇,在這些憨直的將士們眼裏卻是比天還大的事,值得他們豁出性命去維護好。李熙不同意,那就逼著他同意。數百禁軍衝入忠王府,挾持忠王李熙,連椅子帶人一起抬上,出思恭坊直奔皇宮而去。皇宮裏邊,李統卸去天子袍服,捧玉璽侯於貞觀殿外,見李熙痛哭流涕,自陳無德無能不配為天下之主,情願將大唐的天下蒼生拱手托付。天子如此識時務,李熙再拒絕那就是不識時務了,這次他沒有再拒絕。百官興高采烈地在重光門內為李熙換上了天子袍服,一支由五品以上高官組成的轎夫肩抬乘輿行至貞觀殿。
大唐前任天子李統,列班群臣之首以臣禮參拜,口呼萬歲,萬歲之聲頓時響徹雲霄。
在內訪司的精心策劃下,洛陽百司、駐軍、軍民紛紛走出衙門家門提燈上街,徹夜歡慶新天子繼位。洛陽諸軍各賞十貫錢,河南府駐軍賞八貫,外軍各賞六貫,百官各有賞賜,提燈百姓亦有酒食相待,既有熱鬧可看又有慶功錢可拿,大人孩童俱歡顏。
李熙下詔改元“天慶”,國號不變,定都洛陽,以長安為陪都。封李統為長壽侯,封李岫玉為藍田夫人。被人們視為太子大熱門的李威卻再次被逐出京城,不過這次他升了官,連升三級,任密州司馬,張好好母子隨行,離京前由崔鶯鶯主持,讓張好好拜了葉蘭為義母,打發葉蘭隨行去了密州。
裴度年事已高,以太傅之尊帶相銜出鎮長安,以烏重胤、李德裕、賈直言、韓愈四人為宰相,以杜牧為武成殿大學士,兼欽命監修《唐會典》、《唐六典》使,重修武成殿為宰相奏對處。政令皆出自政事堂。
以魏謨為吏部尚書,肖白為戶部尚書,常懷德為禮部尚書,李海山為兵部尚書,張脈為刑部尚書,葛崖為工部尚書。
六部為中央政令執行機關。
諸寺監為中央事務機關。
內諸使司權責歸入南衙有司,除保留內訪司、宣徽院外,其餘內諸使司一律裁撤,前朝庶務改由殿中省擔負,後宮庶務由內侍省擔負。放洛陽各宮宮女三千人出宮,放長安太極、興慶兩宮女五千人出宮,停止招募宦官。停止各地進獻鳥獸珍寶,廢黜額外上供各物。
劃天下為兩都五府二十一道。
兩都:神京洛陽、西京長安。
七府:京兆府、關內府、太原府、江陵府、成都府、揚州府、廣州府。
京畿道:轄河南府、陝、虢、汝、懷、鄭等州,治所陝州。
關內道:轄關內府、邠寧、鄜坊、涇源、鳳翔等道。治所鳳翔。
京西道:轄靈武、夏綏銀、天德、振武等道。治所靈武。
隴西道:轄原隴西舊地,治所鄯州。
河東道:轄河東、河中、潞澤等道。治所太原。
河北道:轄魏博、成德、橫海、義武及原幽州道的瀛州、莫州。治所鎮州。
幽州道:轄原來幽州舊地(缺瀛州、莫州)及遼東等地。治所幽州。
淄青道:轄原淄青十二州之地。治所鄆州。
徐州道:轄武寧(缺濠州)、宣武、忠武等地。治所徐州。
襄陽道:轄山南東、蔡州、荊門、鄂嶽等地。治所襄陽。
山南道:轄山南西、金州、商州等地。治所興元府。
四川道:轄東西兩川之地。治所成都府。
黔州道:轄黔州、夔州、忠州。治所黔州。
寧南道:轄容管、桂管、邕管。治所桂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