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窖再次回到了平靜,泉東跟綠荷雙雙皺起了眉頭,兩個人你看我、我看你,誰都沒有說話。可他們心裏都清楚,估計是要……壞事兒!
泉東起身,輕拍綠荷的肩頭,想了一下,開口道:“這事兒八成跟泉南那次有關係,我去告訴侯爺,你回後院繼續伺候姑娘,這事兒一個字都不能漏,明白嗎?”
“嗯,你放心,我知道。”綠荷說完,也趕緊邁步回了後院。
這件事,二人默契的誰都沒有說。可就因為隱瞞了,日後發生的那件事兒,才差點要了徐苗的命?!
……
冬月初五,小八家子村迎來了入冬以來的第一場雪。今年年景一般,雨季的雨下的少,地裏的收成都欠了產。徐苗有先見之明,其他的糧食全都沒有種,隻是種了玉米。
玉米抗旱,產量高。雖然地裏欠產,不過這玉米倒是欠產不多。由於今年年景不好,糧食的價格也比往年要高,首當其衝的就是這玉米。
徐苗家算是大大的賺了一筆。家裏的糧食不缺,新糧下來也吃不了,三郎做主,直接就賣了出去。如今家裏的進項穩定,日子過得比以前還要好。
更重要的是,由於有他們家的工廠跟豆腐坊,小八家子村的生活水平,也全都提高了。為此,三順家原本每天有一趟牛車去鎮上,現在都換成了騾子車一天兩趟了,風雨無阻。
騾子走的比牛快,牛是用來種地的,閑暇的時候來拉車去鎮上。小五跟四郎每天放學,若是趕上了三順家的騾子車,也會上去蹭一段。
這不,到了村口,兩個小子就蹦下了車,跑跑顛顛的回了村裏。四郎直接回了村北口的三房家,如今老宅已經徹底沒有人住了,不過房場還得給老宅那些人留著,留夠五年,不回來就不留了。
四郎回到院裏,看著掃雪的徐正海,把書包扔進屋裏,就走過來,說:
“爹,我幫你掃,咱倆幹,快。”
“不用不用,你下學回來怪累的,趕緊回屋歇著,一會兒你娘就回來做飯了,去看會兒書。”
相處久了,徐正海就打心眼兒裏疼惜四郎,每天能不讓他做的活兒,就絕對不讓做。不過這孩子比較孝順,眼裏有活兒,從來都不讓徐正海一個人做。
見搶不下來掃把,四郎拿著大板鍬開始在院子裏推雪。推了一會兒,仰頭看到屋頂,想了一下,提鍬、飛身,直接上了屋頂。
把屋頂上雪,一點一點的給推下來。徐正海看著他這般,擔心的仰頭看著,說:
“四郎啊,你快下來,等雪不下了,爹上去弄,你還小呢,趕緊下來。”
四郎聽到這話,咧嘴衝著下麵擺手道:“爹,過了年我就該十一了,還小啊。再說,我都跟北師傅跟西師傅學功夫了,放心吧,沒事兒。”
說完,繼續往下推雪。徐正海聽到他這般說,猛然想起這個兒子現在是文武全才,收養他說起來是最明智的選擇,夜半睡不著時,每每跟媳婦兒蔣氏提及此事,兩個人全都各種的欣慰。
當然,四郎現在如此懂事兒,跟徐苗他們的影響離不開。有時蔣氏也懊惱,如果當初對茼姐兒的教育,也會如四郎現在這般,那是不是茼姐兒就不會死,他們兩口子也不會有那麼個災。
因禍得福,真的是因禍得福啊?!
一邊感慨一邊掃雪,爺倆幹的很快。蔣氏下工回來,手裏拎著剛在雜貨鋪買好的五花肉,離老遠就看見了四郎在房頂,進到院子就開始數落徐正海,道:
“你說你,這麼大的人,讓四郎上去幹啥啊,再摔著呢……”
這算是他們家的常態,蔣氏願意說,徐正海跟四郎都笑嗬嗬的聽。雖然家裏總是磯咯,不過卻不似那種吵嘴、傷感情的磯咯。
徐正海被這麼說也不惱,憨憨的咧嘴,衝著蔣氏笑。四郎屋頂已經弄好,翻身下來,把鐵鍬放在一旁,蹦蹦噠噠的來到蔣氏麵前,說:
“娘,你又冤枉我爹,是我自己上去推的,我又沒事兒,功夫可不是白練的。”
“你喲——”蔣氏伸手輕點四郎額頭,手上那條子五花肉,就那麼搖搖晃晃的在空中。
四郎見狀,故作害怕的表情,說:“娘啊,您要是想打我直接打就行,可就用五花肉打啊,做紅燒肉多好,打我,白瞎了。”
“你這個混小子。”蔣氏好笑的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