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老一輩華人巨星,光環的淡去,娛樂圈新陳代謝之快,令人咂舌,往昔寥寥數人執鼎天下的局麵早已不複返。
2001年,f4憑借一部戲創造奇跡,狂潮席卷亞洲,加冕“華人之光”,創造的很多華語樂壇之外的記錄,在未來十幾年甚至更長時間,都無人可破。
這也從一個側麵,反映了華語樂壇青黃不接的現狀。
f4在當時,一夕之間就成為“華流”的領軍人物,受到無數亞洲媒體的追捧。所到之地,無論日-韓,或是東南亞的新、馬、泰、越-南、菲-律賓、印-尼,都引起了萬人空巷的局麵,甚至單個成員出行的待遇,都直逼元首級,沿途出現數十輛警車護駕的現象屢見不鮮,總-統接見的“福利”也是家常便飯,歐-美媒體甚至都經常跟蹤采訪報道,一時間“華流”仿佛一夜之間成為大勢所趨!
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後力不逮的f4短短兩年時間,便從神壇跌落凡塵,最終淪為平庸。(ps:沒有貶低f4的意思,周-渝民的演技,吳-建豪的音樂,近些年進步很大)
究其隕落原因,可以歸納為一句話:實力和運氣同樣重要!
沒有實力為底蘊基礎,想和beyond、溫拿樂隊這樣留住一個時代,幾乎不可能。就算是f4在某一段時間,創造了所有華語樂隊組合都未曾企及的影響力,但這座空中樓閣的坍塌,仿佛也在所有人預料中,沒驚動多少波瀾……
所以,它注定不能像beyond為世人所銘記、歎惋!它的成員,也不可能如黃-家駒這樣被定格成為偉大……
4個幾乎沒有任何音樂、演技基礎的新人,能經受多少時間的曆練?再加上f4內部的不團結,最終和當年頻繁出現的“華流”這個詞彙一樣,曇花一現!
而此時,f4的餘熱尚未散去,但頹勢已現。一部分牆頭草、亦或富於遠見的媒體已經在尋找,能在在成績、人氣與海外影響力上,代替f4的年輕偶像,說白了,就是在找個備胎或新胎。
華語樂壇,中堅年青一代,有個異軍突起的周傑-倫,他亞洲銷量連冠的成績單,確實好看,可是周的影響力大部分還是華語群體,非華裔地區受眾實在有限。
此外,就還剩個橫空出世的向南,出道月餘,就在亞洲遍地開花,從潛力到實力,從人氣到影響力,從氣質到外形,未來都一片看漲,雖然有待時間檢驗和沉澱,但架不住大風向的胡吹啊!
恰在此時,日-本傳來向南要參戰紅白歌會的消息,借助這個華語歌壇歌手們,多年未踏足過的舞台為參考物,民眾對向南在海外的影響力,又有了一個立體的認識。
這次,媒體幾乎是一股腦的跟風而上了……
一路走來,“台-島之光”、“華流旗幟”,不知凡幾的稱號,陸續在向南的身上更新著!
中-日媒體這次算是默契到了一塊,兩地的交口稱讚,讓向南一陣好笑,自己真正意義上,隻出了一張專輯,哪敢去大包大攬這些莫須有的“桂冠”,對媒體的訪詢,向南也一概謙虛回應,開玩笑,這種事情最是招嫉,初出茅廬的向南,還不想樹敵太多,而且,不出紕漏還好,一旦行差踏錯一步,就是個牆倒眾人推的局麵。
名聲是別人給的,人是自己做的,媒體要說就讓他們說,我自巍然不動。
有弊必有利,向南近幾天雖然耳根不清靜,但大幅的媒體聚焦,還是從另外一個方麵,提高了向南的知名度,特別是兩國媒體互相引述的默契造勢,也讓前不久因緋聞造成的負麵影響,得到了正能量的加持,而向南這小孩,最近在媒體前的謙虛少言,也被解讀為東方人特有的內涵與修養。
讓向南苦笑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