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與你的小公主做朋友(2 / 2)

有一次,曉月突然不開心了,爸爸就很納悶,問女兒發生了什麼事情,曉月就隻是搖搖頭,什麼話也不說,於是爸爸就寫了個紙條丟進意見箱裏:“月月,是不是爸爸哪裏惹到你了,告訴我好嗎?”一段時間後,曉月也丟了一張紙條進去:“爸爸,你早上叫我寫字,說我這個寫不好,那個沒寫對,還說我笨!”爸爸看到女兒的紙條,馬上向女兒道歉,並且保證以後再也不這樣說了。

其實,很多女孩都比較敏感,而且她們比男孩的心思要難猜多了,有時就算父母看出了女兒的不對勁,但是問她們的時候,她們也不一定願意說出來。所以,這時候,意見箱就成了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溝通橋梁了。

除此之外,父母在與女兒建立溝通渠道之前,一定要試著了解女兒,有著想要和女兒交朋友和走進她內心深處的想法,然後采取有效的方法建立與女兒之間的信任。例如你可以嚐試上麵事例中的意見箱的方法,也可以和女兒運用交換日記的形式,真誠地分享彼此的秘密。

相信通過父母與女兒真誠有效地溝通,你們一定會成為彼此最親密最友好的好朋友,這自然也是加深親子關係的最佳途徑。

方法二:和你的小公主保持暢通的溝通

父母在和女兒做朋友時,不要總是以成人的眼光和長輩的姿態去和女兒溝通,要做到和女兒無話不談,相談甚歡。千萬不要因為不能理解或不能接受女兒的話題,就拒絕和女兒交談或者隨意地批評、指責女兒,那會讓你們的談話不但毫無意義,還會加深彼此的誤解和矛盾。

一天,13歲的靜茹突然問自己的媽媽:“媽媽,愛情和麵包你會選擇哪一個?”媽媽心裏一驚,剛上初中的女兒怎麼突然問出一個成人的問題?自己必須認真回答才行,於是媽媽想了一下說:“我會選擇愛情,有了愛情就會有一個共同吃麵包的人,也才能去為更多的麵包共同努力啊!”靜茹小嘴一撅,說:“有了麵包才有資格談論愛情,愛情不能當飯吃。”媽媽思忖著說:“先有麵包固然好,但也要人一起分享啊!”靜茹反駁說:“可愛情是件麻煩事,我討厭磨磨唧唧的男人。”

這時,媽媽有些了解女兒為什麼突然問自己“愛情與麵包”的問題了,因為她暗暗知道女兒和一位男生關係忽冷忽熱,並且為此而煩惱呢。於是,媽媽沒有捅破,而是借用了一句歌詞自編自唱:“愛情這東西,擁有了好麻煩,沒有了又拚命想,來早了添麻煩,來晚了又著急,不早不晚最香甜哪。”聽完媽媽唱的歌,靜茹會意地笑了,母女倆認真地坐在一起談論了少女朦朧的愛情。

看來,這真是一位智慧的媽媽。她不僅和女兒像朋友一樣聊愛情的話題,而且在談話的最後含蓄地表達了自己的意見,這自然會贏得女兒的信任和喜愛。所以,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向這位母親學習,和女兒如同好友一樣平等交流、暢談無阻,這樣才能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以便更準確地引導她的思想走入正確的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