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首次觸電(2 / 3)

“行了行了,我也不是聽你們說選秀內幕來的,再說這個消息我也隻是聽說。真要搞這個選秀也得公司的董事們決定,跟我這個打工的沒什麼關係,隻要給我發工資提成和獎金,老板們愛琢磨什麼花樣就琢磨什麼吧。”

“反正我高中的時候就不看選秀節目了,是個選秀就是作秀。”潘誌陽鄙夷地揚起眉。

“電視本身不就是秀嗎。”賀一鳴說,“給你提個醒,公司要真是想啟動這個選秀節目,極有可能派你去當評委。”

“我X,大哥你別逗我了,我可不想上那些二X選秀節目。”潘誌陽一臉苦笑。

當天晚上回家,渾身都是礦物質的我感到自己又充滿能量,於是把虞心羽拉到麵前就開始熱吻。很快她的呼吸也跟著急促起來,我迫不及待地把她抱到沙發上,直接開始了成人運動。我們都屬於精力旺盛的年輕人,這種旺盛當然也包括和諧的*。

事後我們又一起跑到浴室衝了個澡,剛剛的運動不光讓我生理得到了滿足,心理也得到了寬慰。那次開業酒會過去還不到一個星期,當時虞心羽不僅爭風吃醋,還毫無征兆地提前離場。但正在我一連幾天都擔心時,她又恢複到了跟我如膠似漆的態度,我不得不感歎,女人心還真是海底針。

衝完澡,虞心羽很快準備好了晚飯,我們麵對麵坐在餐桌前,臉上都是愜意的微笑。

“你這溫泉沒白泡啊,剛才發揮不錯。”虞心羽用筷子指著我說。

“別提了,好不容易泡了一身礦物質,估計剛才都給衝走了。”

“這可怪不得我,是你要弄的。”

“我以為……”

“你以為什麼?”

“我以為你得有些日子不讓我碰你呢。”

“為什麼呀,你是我男朋友,別人想碰還不行呢。”

“開業酒會那天,你可渾身都是醋味,哪像今天這麼溫柔。”

“我吃醋是應該的,看你那天那德行,眼珠子都快掉出來了。”虞心羽輕輕瞪了我一眼。

“我不就看兩眼嗎,再說跟葉清夏拍廣告也是公司安排的,看你那樣,也太敏感了吧。”

“你小子哪都挺好,就是太不靠譜。”

“胡扯,我現在可越來越靠譜。”

“嗬嗬,這是你說的。但願你以後別跑調。”

“你看你看,沒事又在這瞎吃醋。我都說多少遍了,這輩子非你不娶。”

“切,你小子,就嘴上好聽。”

“要不今天過年我把你領到我家怎麼樣,我爸每次打電話都跟我念叨你呢。他說了,等咱倆結婚的時候,他保證弄得比歐洲皇室婚禮都有排場。”

“我倒不在乎排場,還得看你這大明星願不願意娶呢。”

“看你說的,你現在跟嫁給我有什麼區別麼?實在不行咱先要個小孩吧,省著你老不放心。”我大咧咧地笑著。

“去你娘的,咱倆都這麼忙,哪有時間管小孩啊。”虞心羽撲哧一聲笑,“對了,有個事我還沒跟你說呢,你小子快要觸電了。”

“觸電?觸什麼電?”

“大哥,你說什麼叫觸電,你不是泡溫泉的時候腦袋進水了吧。”虞心羽眨眼一笑,“告訴你吧,公司的一部新電影已經開拍了,有一個角色專門留給了你,估計也就這幾天,他們就要正式通知你。”

“哦,原來是這個觸電。”

“順便告訴你,那部戲葉清夏演女二號。”

“誰演女二號跟我有什麼關係,除了台詞,我保證一句話都不跟她多說。”我故作鎮定地吹噓起來。

作為積臣公司大股東段鴻運的助理,虞心羽的消息當然可靠。幾天之後,我已經被請到了那個電影劇組。電影的名字叫《職場新人》,是關於應屆畢業生剛進入職場的故事,主要圍繞一對俊男靚女純美的愛情如何應對現實的阻礙。

出演男一號的是積臣公司的當紅小生傅天雲,女一號名叫戴沁怡,是積臣公司新一代的性感女星。葉清夏扮演的是女二號,在劇情中和女一號是大學閨蜜,一起步入了職場。而我演的則是一個惹人討厭的配角,表麵上是和男一號是稱兄道弟的同事,背地裏卻和他的女朋友發生苟且,男一號知情後痛苦地跟女朋友分手,並且把我暴打了一頓。男一號正是因此換了第二份工作,女一號也在這家公司,電影的主線也由此開始。

“我X,這是什麼爛角色。”看完劇本後,我突然有點後悔接這個活。

“什麼爛不爛的,你不是一直自稱影迷嗎,別看這角色不大,好多人爭著搶著要演呢,你知道在積臣公司的電影裏露下臉意味著什麼嗎。”賀一鳴眉飛色舞地說。

“我不是跟男一號的女朋友有奸情麼,該不會有激情戲吧。我可不想讓全國人民都看到我親嘴是什麼樣。”

“劇本上沒有應該就是沒有。其實你就是個友情客串,你以為激情戲誰都有啊,還不夠費事的呢。”

其實我並不介意出演一個猥瑣的小角色,因為這個電影可以讓我有機會接觸到一位傳說中的電影天才。《職場新人》最大的腕,不是那個年輕導演,不是兩個主演,不是葉清夏,而是監製沈百嶽。第一天在片場見到他的時候,我整整興奮了一上午。我早已不是追星族,不過我一直很喜歡沈百嶽的拍的電影。

沈百嶽剛剛三十多歲,卻已經是世界級的大導演,屬於導演中難得一見的帥哥型男。據說他父親是個熱愛旅行的人,年輕時選出祖國最為代表性的一百處名山,立誌要全部遊覽一遍。爬完第一百座山的時候,剛好沈百嶽出生了,他父親一高興,就給他起了這個名字。

在我還是個默默無聞的高中生時,沈百嶽已經是無數文藝青年的偶像,那時他不到三十歲,剛從電影學院畢業兩年。大學期間他拍了一部短片,在一個國際影展上獲了獎,不過真正讓他大紅大紫的是他拍的第二部長片。那是一部比較怪誕的電影,成本很低也沒有明星大腕,當時拿到戛納電影節參賽,連國內的報道都低調,從媒體到公眾幾乎沒人看好,但讓所有人包括沈百嶽自己驚訝的是,這部電影不僅入圍,還最終拿下金棕櫚大獎,成為又一部獲此大獎的華語電影,從此世界人民認識了這位來自中國的年輕導演。遺憾的是,這部電影一直沒在國內獲準公映,我也隻能網上下載才得以欣賞,看完之後,我不得不承認這個電影對性和人性的探討都很犀利,但是通常西方人認可的電影,都不太符合國內大眾和官方的口味。

成名後的沈百嶽也學會了妥協,接拍了一些商業化大眾化的電影,而且絕大多數票房收入都十分成功。作為投資方的積臣公司,也因為他掙得盆滿缽滿。廣大影迷一致認為,積臣公司之所以成為民營電影業的一大巨頭,沈百嶽絕對是頭號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