妞妞他們家的那片山有一小片板栗樹林。妞妞說她家婆說過,這片板栗樹是很多年前老祖宗栽下的,當年鬧饑荒,山裏人沒有山下人餓死的多,就是因為山裏吃的東西更多,這片板栗林就救過他們村子裏人的命。
在山上還發現了一大片的沙棘樹,隻是這種沙棘的籽很小,甜度和水分都不夠,所以沒有開發的必要。
繼續往山裏走,基本都是十幾年以上的大樹,還有好幾顆三四個人才能環抱的巨樹,但是其中兩棵都已經死去,卻在樹樁的旁邊長了幾顆細瘦的樹苗。
跟靠近村子那邊多竹林不同,山裏的樹比較雜,青杠樹和鬆樹比較多,還有其他的陳馨認不出來的樹種。
但是青杠樹多有個好處,這種樹做木耳和蘑菇的培養基是最合適的材料,加上這邊的水質氣候都適合菌類生長,所以如果發展蘑菇木耳種植應該有一定的潛力可挖。
再就是茶樹園可以規劃一下。這邊的土壤要真的是含硒量比較豐富的話,富硒茶也是一種比較高端的經濟作物。
另外在山腰以下可以開辟果園,這邊的紅桔很出名,大量的種植紅桔,可以賣新鮮果實,還能在山下交通便利的地方建造罐頭廠,生產水果罐頭。
當然這個罐頭廠的建立應該讓鎮上甚至是縣上出麵承頭,因為就張家這個村子,能種植的果樹也根本無法滿足一條滿負荷的生產線的全力運作。更何況一個罐頭廠至少也要兩三條生產線才能有營收利潤。
罐頭廠這事兒陳馨沒有打算現在就提出來,她想著要利用這個點子給張家爭取點好處,肯定不能直接交出去,否則受益的絕對沒有張家。
板栗和菌類還有茶樹,這三樣已經足夠支撐村子中短期的發展了,等到大家手裏有了錢,自然會開動自己的腦筋尋找機會,那樣村子才有獨立發展的可能,而不是完全依靠外界力量的提點。
了解了大概之後,陳馨徹底放開的跟著孩子們在山林裏撲騰,其間他們運氣很不錯的抓到了好幾隻野雞。
經過秋日的積蓄,現在的野雞膘肥體壯,正是油脂最為豐富的時候。
兩隻老野雞,三隻仔雞,足夠他們晚上好好吃一頓了。
等到眾人拎著野雞和現挖的新鮮冬筍回到村子的時候,正好是做飯時間。張家的院子裏人都走光了,就剩下村長跟支書兩人在跟張大伯說話。他們領了陳馨的情,就想著這次去鎮上把張德兵帶上一起。
“不是小馨給大娃出了個點子,讓他申請竹鼠養殖嘛,我看這事兒可以辦,讓大娃跟著我們去,問問鎮上有沒有相應的扶持款,如果有的話,你們再自己湊點,基本上能成。”
張德兵在旁邊洗臘肉香腸,聽到村長的話,抬頭想說什麼,還沒開口就看到陳馨他們往家門口在走,幾個孩子手上還拎著東西。
“大哥,今晚多煮點飯,我們在山上弄了幾隻野雞,晚上做來吃,讓他們都在這邊吃飯。”
不過是費點火跟米,張家還不至於小氣到這樣。張德兵趕緊去重新洗米下鍋,這邊隔壁小四兒已經開始招呼小夥伴們殺雞了。
陳馨打算做兩種味道的雞。其中一隻母山雞拿來燉湯,和著前兩日在後麵竹林裏抓到的竹鼠跟曬幹的蘑菇一起燉,那湯色奶白香甜,沒有山雞肉粗糙的口感,又兼之有竹鼠肉的鮮嫩,還有蘑菇的清香,一碗湯下去整個人都會暖和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