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路遇拆遷風波(1 / 2)

盯著桌上的物品清單,陳馨抓了抓頭發。

作業本紙上寫了一大篇,綠色記號筆勾出來的是必須要買的,主要以蛾子的用品居多,黃色記號筆是需要用但是不需要立刻購買的,是她為未來的路儲備的。紅色勾掉的幾個是可以去借用的不必須的東西,但還有五六樣她拿不下決心勾掉。

買單反是買不起的,她暫時在十年內也用不上單反,就算要用,也可以去租借甚至勾搭一個合作的照相師。而且再往後她明知道手機的像素堪比普通的數碼相機了,當然不太想要為遲早會被淘汰的東西買單。所以相機她很果斷的換成了一款國內的中高檔相機,至少能用個五六年不會被淘汰的那種。

她猶豫的是電腦這一塊。現在買台電腦的價格輕輕鬆鬆就上萬。這個價格在郊區都能買一套房子了。當然她也可以不買,要麼去文印店弄,要麼去學校機房蹭。但問題是她不太想把自己的打算攤放在別人麵前,學校的學生雖然相比之下要單純很多,但是誰都不知道你身邊的人會不會因為差距太大而心生黑暗。

可要是把電腦放家裏也不妥當,現在住的那個房子周圍環境太雜,而且她跟張璋的人設可是無依無靠的孤兒,如果上了半年學就買了一台電腦,恐怕會有些人盯上她們。

想來想去權衡了好多天,陳馨還是放棄了買電腦的打算。反正現在的電腦才386,而且她需要的很多功能都還沒開發出來,買來除了修圖寫稿也沒太多用處。

倒是是時候買一套商鋪了,他們兩姨侄的生活靠早餐鋪是不太靠得住的,看現在的發展,每天的收入已經固定,而且鐵叔他們要兼顧兩頭也有點心有餘力不足了。

不過短時間裏她還沒想好再弄點什麼營生出來,並且如果現在就說不做了,怕鐵叔兩口子會自責。

他們也是苦命人,心地好又勤快,陳馨不想因為這事兒跟他們鬧得不開心。再說了,早餐鋪子原本就是陳馨用來遮掩旁人的窺探的,有個明麵上的收入來源,她私下想做點什麼也就不會太過引起別人的關注。

一邊上課一邊趁這時間逛了下周圍。

這跟她記憶中的城市不太一樣,很多地方現在都還是農田,那二三十年後的擴張了一倍地盤的水泥森林此刻連影子都沒有。

沿河那段開始鬧著要改造了,可問題是那邊是最早的棚戶區,改造不難,難的是如何安置。雖然臨河這段年年夏天都要被水淹,請願改造也不是一年兩年,然而更多的老人不願意搬離這裏,他們生於斯長於斯,這裏是他們祖輩居住的地方,要讓搬走給其他人騰位置,他們死都不願意。

陳馨路過河邊的時候,就聽到有人圍在一起,說什麼出人命了,又有人在說那家子為了一套房子簡直六親不認。

“大姐,這是怎麼回事啊?”

看陳馨小胳膊小腿兒,穿得又簡樸,那個大姐嘴角扯了扯,抬抬下巴:“還不是為錢鬧的。那家的老頭子前年走了,太婆身體也不好,不是說要拆遷了整改河岸嘛,太婆問了說還要一年吧才能動工,就不想搬,說是要跟老頭子死在一起葬在一堆。結果她那個兒媳婦聽了就跳起腳腳鬧,罵太婆是個老不死的,看到都討厭得很,還說她不想搬不是要跟老頭子死在一個地頭,是想鼓搗把房子留給小兒子小女兒。小兒媳婦聽了就當真了,說大兒子都不贍養老人,沒得資格分這個房子,還有小女兒是嫁出去的人,也沒得資格。這不,一家人鬧起來,小兒媳婦把大兒媳婦推到地上,腦殼撞了個洞洞,轉頭大兒子把小兒子打得頭破血流,小女兒去勸架,被大兒家的兒子拿了水果刀捅到屁.股上了。哎喲喂,簡直是沒得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