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擅長馳騁衝殺的草原騎兵們守城,而擁有世界上最多城牆的漢人反過頭來去攻城。草原人有五十萬人進入了大同府的城牆後,而包圍他們的天京城一方,隻在大同府周邊布置了不足三萬人的兵力。不過就算是這樣,天京城一方仍是占盡了上風。草原人被堵在大同府內進出不得,而天京城方麵也需要一些時間將基地從渾源轉移距離大同府更近的地方來,故此,眼下大同前線進入了暫時的僵持階段。
這樣的消息,印證著離著天京城大獲全勝的時刻似乎已經不遠了。太史昆得知了這一切後,當然是覺得非常欣慰。不過,他所不知道的是,相比起盧俊義主持的大同前線、武鬆主持的鎮州前線,其實危機最大的地方,乃是看起來風平浪靜的天京城。
如今天京城為天京城服務的高麗人已經有二十五萬人之多了。在天京城內建設的那些苦工宿舍早已經無法滿足高麗苦工的需求,而城市裏的公共區域也不會容許高麗苦工再次紮帳篷露宿,因而,大批的高麗苦工隻得去城外找地方居住。
自從天京城城北十五裏處的新港區修建後,天京城與新港區之間便建造了一條寬闊氣派的道路。對於高麗苦工來說,能夠挨著一條大道居住當然要比睡樹林子強,於是,越來越多的高麗苦工就在大道兩側住了下來。
可想而知,高麗苦工的聚居區一定會是天京城的貧民窟。好在天京城近期來大幅提高了給苦工的工資,因而高麗人倒也有些餘錢購買了水泥磚塊來造出足夠抵擋海風的房子。天京城的法律規定業主與苦工之間隻是雇傭關係,因而隻要苦工能夠按時上下班,雇主也不會幹涉苦工的私生活。而作為天京城的市政部門布政司,則是默許了高麗苦工聚居的行為。布政司除了偶爾會派出城衛軍在高麗苦工聚居區巡視一番,倒也不去理會高麗人私下的生活。
慢慢的,這片區域終於有了些城鎮的味道,它也有了自己專屬的名字——奴兒村。
高麗人苦工恨天京城嗎?這個問題很難回答。過著低人一等的生活,他們當然會有怨氣;不過若是讓他們離開天京城回高麗去……他們其實是一百個不願意的。如今在高麗國內分兩種人:一種是幫著王俁欺壓百姓的既得利益群體,他們一方麵侵吞百姓的財產,一方麵卻讓家人帶著這些財產去大宋的大城市裏過好日子;另一種人則是受欺壓的老百姓了,他們的夢想則是偷渡道天京城去,過上吃飽喝足、不受虐待、生命有保障的生活。
最起碼在天京城,他們可以享受到最低工資保障,可以領取足夠保暖的工作服裝,可以享受免費的診療與基本的治療藥物,還可以將十六歲以下的子女送到學校裏免費學習漢文化。既然是這樣,那麼天京城高麗苦工內心的想法就很簡單了:“既然出來了,就不回去了。”
不知何時,高麗人之中又多了另外一種聲音:天京城生產線上的勞工,都是高麗人,名滿天下的天京製造,實際上並不是出自漢人的手中,而是高麗人。天京城冠絕天下的實力靠的是火器,而組成火器的每一個零件、每一兩火藥,都是由高麗人辛辛苦苦製造出來的。天京城裏的漢人隻不過是一群吸血鬼,天京城真正的依仗是高麗人!
對於自卑心理極重的高麗苦工來說,這種聲音無異於是一針強心劑。每當高麗苦工的內心中回響起這種聲音的時候,他們都會覺得腰杆兒不由自主的挺拔許多。可想而知,這個聲音以席卷的速度得到幾乎所有高麗人的認可。
一旦聲音上升到思想的境界,演變就開始了。因為控製了思想的人本身並不會相信他所宣揚的聲音,他要的,隻不過是讓聲音變為謀取私利的動力。於是乎,聲音的風向慢慢變了,一個進階版的聲音出現了。
這個聲音是一個造句:如果高麗人能夠趕走天京城的漢人,那麼(……)
這個造句帶給人可以發揮的遐想空間並不廣闊,因為括號裏的內容太容易明顯了,它分明就是誘惑高麗人填寫上(高麗人就是天京城的主人。)不過,這個填空題隻是第一部分,在高麗苦工們都聽過了第一個部分之後,很快的,第二部分就麵世了。
如果高麗人成為了天京城的主人,那麼我會(……)
這樣一來,可發揮的空間就太多太多了。在不分晝夜的生產車間中,在漫無天日的地下礦坑中,在車水馬龍的城市街道中,在色香味撲麵而來的高級酒店中,那些重複著一個生產工藝的高麗人,那些揮舞著鶴嘴鋤的高麗人,那些拉著黃包車的高麗人,那些伺候著富商大賈的高麗人,他們都在默默的做著這道填空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