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時師度,覺時自度。
在陳國剛的引導和多次交易的實踐下,陳戒終於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交易風格,和前者相比,他的交易風格更接近純粹的哲學,陳國剛的短線風格需要對人性和市場精準的判斷,可在陳戒看來,人性、市場都逃不過老天爺的法則,所有的變化都逃不過自然規律。
什麼是自然規律?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跌久必漲,漲久必跌。在熊市向牛市的轉變節點上,隻要業績沒有問題,前期下跌足夠充分,閉著眼買就是了。
這種操作思路決定了陳戒的選股範圍——周期性股票,比如能源、礦產。
而五新概念裏正好有新能源概念,能源板塊中擁有新能源概念的股票不在少數,去除大量李鬼後,陳戒把目標鎖定在了一隻老牌電力股上——申華電力,曾經讓蔣達海折戟的地方。
股票買入後,陳戒的假期也宣告結束。
新學期伊始,陳戒回到那個熟悉的班級,曾經高一五班換了名字,變成高二五班,教室裏多了些新麵孔,都是從其他班裏換過來的,趙雅慧的身影消失了,她期末考試的成績不理想,已經分到8班去了。
高格立看著趙雅慧原來的座位,突然說道:“真沒想到走的會是她。”
陳戒回道:“那你以為會是誰?”
也許真應了那句“一不做,二不休”,到了高二,他們的節奏突然快了起來,火箭班的進度讓陳戒的壓力越來越大,夜裏回到家總是昏昏欲睡。除了周末,平時根本沒有複盤的時間。好在他的炒股思維已經由短線變成長線,否則以他現在的精力,頻繁的盯盤他根本受不了。
陳國剛也不再強求兒子每天回家都要複盤,隻是默默地做好後勤工作,隻有陳戒想聊股票的時候才附和著聊上幾句。
高格立也被繁重的學業壓得喘不過氣,平日裏的樂天派硬生生地沉默寡言了起來。他沒有陳戒的好基礎,在火箭班逐漸吃力起來,作業經常寫到淩晨,看不到頭的苦日子讓他突發奇想,買了個倒計時鍾,然後把終點定在了高考那天。雖然700多天的數字讓他有些崩潰,但眼見百位由7變6,他逐漸看到了希望。
就連在國外一直接受精英學校魔鬼訓練的汪安娜也叫苦不迭,骨子裏透著理性的她從來不信西方所謂的快樂教育,在她眼裏,那是資本主義特色的愚民政策。回國以前,每天公立學校放學之後,她們都要在教室裏再上三節課才能放學。可即便如此,她還是很難適應當前的教學進度,被課業壓得喘不過氣。
不過汪安娜用不著熬日子,她把全部不滿化成了文字放到了自己的專欄文章裏。為了增加文章的可讀性,她閉口不提自己精英學校的經曆,而是用國外的快樂教育對比,把當下的教育體製噴的一無是處。
汪安娜沒興趣為了什麼大聲疾呼,她隻想通過情緒宣泄把心態調整回來。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她無心的情緒宣泄出乎意料地喚來了諸多共鳴,她的文章甚至被人拿到教育局,做為了減負勢在必行的直接證據。
汪安娜樂享其成,早就開始謀劃未來的她巴不得知名度越高越好。不過共鳴者雖多,厭惡者也不在少數,文章裏盡一切能事吹捧國外教育缺席的態度著實讓不少國人反感,裏麵不乏計算機高手,幹脆將她的個人信息人肉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