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土著人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男人種稻、打獵,女人在家飼養家畜和料理家務,不願與外界人多接觸,更不允許外界人進入他們的住地,住處是建造的長屋,每個長屋裏居住上百人,長屋的頭人是他們推選出來的,負責管理整個長屋裏的住戶。
唐軍的到來讓他們嚇壞了,唐軍的戰艦高達十數米,長更是數十米,就象一個海上巨大的保壘,即使是一艘也是當地人從來沒有見過,何況來的是上百艘,而大的戰船也有二十艘。
這裏是古老的港口,以前也有其他國家的人駕船到這裏交換當地人的胡椒、椰幹、甘蔗等物,不過,規模遠比唐軍來的小,唐軍遠陸地還有一段距離時,許多人以為遭到侵略,拿著長矛和木根準備反抗。
隻是隨著戰船越來越近,所有的土箸都無比震憾,他們以為隻有神才能建造如此大的船隻,土著人隻能目瞪口呆,連手上的武器掉在地上都不知道。
唐軍戰艦靠岸後,將近一半的土著人跪伏了下來,如此強大的實力讓他們興不起抗拒的念頭,唐軍看得莫名其妙,見此情景卻不知如何處理,如果對方反抗,自然可以用大炮轟擊,接著派人上岸,清理出地方,隻是對方跪在地上,阻擋了唐軍的登陸,總不能也用大炮,火槍招呼吧。
這裏隻是婆羅洲一個小的土箸,這樣的土箸在整個婆羅洲沒有上百也有數十,他們各自操著不同的語言,唐軍準備的再齊全也找不到精通各族語言的翻譯,幾名先下來的唐軍和跪在地上的土箸連比帶劃了近一個時辰,也沒有讓他們明白唐軍的意思,讓他們空出地方,唐軍要在此登陸。
馬守應若不是顧忌要和荷蘭人交戰,恨不得直接用大炮和火槍將這些擋路的土著殺個幹淨,隻是這些土著看似毫無威脅,如果唐軍要把這裏作來基地,得罪了他們,讓他們逃入森林,時不時襲擊一下,也會讓大軍頭痛。
能不交惡當然最好,馬守應隻得耐著性子讓眾人想辦法如何和這些土著交流,最後一個機靈的士兵提出不如拿出一些絲綢,瓷器和對方交換,對方或許能明白。
馬守應隻得一試,瓷器每條船上都有,絲綢也有一些,馬守應讓那個提建議的士兵捧著幾匹絲綢,還有數十套碗碟,和這些土箸人交談。
看到光滑柔軟的絲綢,加上光潔的瓷器,所有木屋的頭人都雙眼圓睜,士兵將這些東西塞到他們手裏時,他們高興的差點要跳起舞蹈,等價交換的原則他們還是懂得,畢竟他們也不是完全隔絕,頭人們馬上吆喝本屋的壯丁,搬出自己收藏起來的胡椒、椰幹,稻米等物,排成一大堆示意唐軍搬走
這些東西對唐軍還是有用,不過,最重要的是要取得一塊土地讓艦隊靠岸,那名士兵又比劃了半天,頭人們才恍然大悟,馬上退開,劃了一塊數十平方公裏的地方供唐軍停靠,並將自己的一部份木屋也讓了出來。
唐軍才開始下船,建立水軍基地,又拿出一部分絲綢和瓷器,雇用當地的土著修建,隻用了三四天的時間,就建造了足夠數萬官兵容納的基地。
坤甸是婆羅洲離馬六甲最近的地方,鐵甲船隻需十個小時就可以到達,即使是帆船,在這樣白長黑短的季節裏,一天時間也足夠,隻要尋找到合適的時機,馬上就可以對荷蘭人發起進攻。
等坤甸的水師基地建好,李劬的艦隊也到達了坤甸,唐軍現在是進可攻,退可守,隻要和馬六甲內的葡萄牙人聯絡後,馬上就可以對荷蘭人發起進攻,可以說是萬事俱備,隻欠東風了。
-----------------------------------------------------------
新年新起點,今天的第二更到了,最近的訂閱下降太多,老茅知道是自己跳票的緣故,從今天開始,直到本書完結,老茅會保證至少每天更新一章,實在無法更新時,也會提前通知大家,並盡快補齊,請大家支持老茅,踴躍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