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援軍被阻(2 / 2)

扶著李隆基進殿去的楊國忠小聲地說道:“陛下,隻要陳玄禮的人馬能盡快趕到潼關,那叛軍再有幾十萬人馬也不要擔心了!後麵的三萬人馬也快組建完了,臣已經嚴令下去,讓他們在天黑之前出發,爭取後天晚上能抵達潼關!”

“希望潼關無憂!”李隆基輕輕地歎了口氣,也不再說話。

又一道閃電急速劈下,驚天動地的雷聲隨之而來,“嗒嗒……”連續的響聲在院子裏響起來,那是粗大的雨滴落地而起的聲音。

隨著雷電越來越密集,天上的烏雲翻騰的也越來越厲害,終於在風止住之時,傾盆大雨從天而落!

-----------

這場大雨是從潼關方向,也就是東麵開始下的,雨帶從潼關往長安方向移動,範圍很大,在潼關已經下了很長一段時間後,長安才開始下。

正快速往潼關方向行進的援軍,也被雨淋在了路上。心急如焚的竇華和張漸部並沒因大雨停歇,一直在冒著風雨前進。但陳玄禮並沒有竇華和張漸那急迫求援的想法,他可是打著自己的小算盤,想在潼關守軍與叛軍拚的兩敗俱傷,實力全消耗光的時候再抵達潼關,由他親自收拾殘局。

要是這樣,那潼關保住了,全是他的功勞,無論楊晞還是哥舒翰在前麵做了什麼,他們都沒有什麼功勞,因為他們打敗仗了,幾乎將潼關丟了。而他扮演的就是救急的英雄,是他率領援軍保住了潼關,挽救了大唐的命運,他是大英雄,其他都是狗熊。

陳玄禮原本與楊國忠並無直接的衝突,但潼關的二十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滅,潼關這座長安的門戶危在旦夕的情況出現後,他原本掩藏在心裏那份對楊國忠的不滿非常強烈地表現出來,甚至敢當殿指責楊國忠,要皇帝定罪。他知道,他與楊國忠之間的裂隙就此形成,以後再也不可能事不關己了,他希望能借這次潼關之戰,進一步削弱楊國忠的影響力,甚至能讓朝廷責其罪。

他清楚,要做到這樣,決不能讓潼關保衛戰的功勞全記在楊晞身上,而要往自己頭上戴,將大部功勞都戴在自己頭上,那樣他在朝堂上的影響力就會急驟上升,成為挽救大唐於危難之際的功臣,甚至有機會、有實力與楊國忠對抗。

抱著這樣心思的他,在看到天氣突變,電閃雷鳴,狂風勁吹之際,馬上命令軍士找地方躲避風雨。

開始時候的大風確實讓逆風而行的軍士難行路,隨後下起的暴雨又迷茫了視線,陳玄禮也就心安理得的躲到驛站躲避風雨了。

他當然也覺得,叛軍不會在這種極端惡劣的天氣下冒雨攻城,一定會在雨停後才開始攻擊的。

此前的戰況他是知道的,他清楚楊晞利用一些小伎倆,成功地將叛軍阻滯在漢潼關城前一個晚上加一個上午,叛軍直到過了午後,才抵達隋潼關城下。叛軍要集結完畢才可以對隋潼關城發動攻擊,要是他們的動作遲疑一點,很可能在大雨來臨之前不會攻城。

抱著這樣猜想的陳玄禮,當然一點都不著急,他在躲進驛站避雨之際,還令驛卒給他溫點酒,弄幾個熱菜充饑。一路快趕慢趕,可是很費心費神的,體力消耗非常大,要好好休息,好好補充能量。

他也直到再收到通過驛站快馬送來的皇帝的命令後,才急匆匆地下令軍士冒雨前進的。

無論是竇華,還是張漸及陳玄禮都不知道,如今的潼關戰事打的正激烈,兩方都在玩命狠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