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尚看趙越的表情,驚詫有之,但吃驚之後,則一副理應如此的模樣。
他之前看趙越的姿態優美,儀表不凡,便知曉趙越是有才學之人,現在見了,果然如此!
隻是暗自誇讚自己有識人之明,這提前結交,果然明智!
那些絲毫沒有聽過趙越名聲的,心中也知曉了這個出身天水趙氏、蕩寇將軍趙荀之子趙越是一個有詩才、好書法的神童。
至於祖道重與司馬綽,心中驚詫甚多。
而蘇孝到了這個時候,哪裏不知道自己出醜了。
但他性情多疑,看著一臉自得的趙越,再看視線完全被趙越手書藤紙吸引的庾亮,一時間都有些懷疑庾亮是不是趙越的托了。
當然...
在場的人有許多都是這樣想的。
因為這種事情還真是經常發生。
所謂的遊宴文會,就是世家子弟刷聲望用的,前輩給晚輩刷刷名聲,傳做佳話,這再正常不過了。
不過稍有理智的人腦子一轉便將這個想法拋在腦後了。
一般願意為他人做嫁衣的,都是族人,幹脆是子侄、徒弟之類,或者說關係莫逆之人。
但天水趙氏與庾家可沒什麼關係,再者說,庾家現在什麼權勢?庾亮現在什麼地位,這個趙越之前聲名不顯,庾亮為什麼要為這個小人物做嫁衣?
道理很簡單,眾人腦子轉一圈之後,心中也就明白了。
這個趙越,這真有才學的。
詩賦先是得到兗州八伯之誕伯阮孚的認可,現在趙越書寫的藤紙更是讓庾亮入迷。
莫非這趙越的書法,有什麼能稱道之處嗎?
君子六藝:禮、樂、射、禦、書、數。
這書便是書法。
漢末蔡邕飛白體揚名天下,曹魏之時,鍾繇的詩會讓天下人趨之若鶩,琅琊王氏更是憑借王羲之的書法,徹底坐上天下第一家的寶座。
可見這書法在這個時代的重要性了。
許久之後,庾亮深吸一口氣,這才抬起頭來。
“這字,我怎從未見過?”
趙越規規矩矩的對著庾亮行了一禮,說道:“小子師學鍾繇、蔡邕書法,用筆尚外拓,十數年如一日,有飛鳥鶱騰之勢,久之乃成此書。”
趙越多年的宅男生活,在眾人眼中就是空白的。
否則蘇孝祖道重他們也不會認為趙越沒有才學。
在這個時代,有才學的人都是早早顯擺的,為的就是將來的定品。
誰知這趙越扮豬吃老虎,讓蘇孝很是出了醜。
而對趙越來說,在眾人眼中,他之前的經曆既然是空白的,那就開編!
至於你問我現在十四歲,為什麼練字十多年了,別問,問就是我是神童。
人家曹衝五歲能稱象,甘羅十二歲官拜上卿,我從小開始練字,這是不是很合理?
當然,趙盛怪異的眼神,被趙越直接忽略了。
“原是如此,趙家郎君早慧,有大毅力,世所罕見!”
阮孚聽到庾亮與趙越的對話,加之趙越的詩賦卻是上佳,勾起了客居他鄉的蕭瑟之感,不免讓他對趙越的書法也生起了些許興趣。
“元規,可否與我一觀?”
庾亮點了點頭,頗為不舍的將手中藤紙交由身側小廝。
“這字!”
阮孚拿起藤紙看了起來,表情與庾亮開始時那般誇張。
“這字起勢有鍾書風範,比之前人足可稱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從中隱約可窺見大家風範!”
大家風範!?
眾人的好奇心都被勾起來了!
這大家風範,可以說是超高的評價了。
“伯父,也讓小侄一觀。”
庾彬年紀與趙越仿佛,聽到趙越被如此誇讚,當即要看趙越有什麼過人之處,自己也好學習起來,日後好在別人麵前顯擺。
“拿去罷。”
阮孚暗自咋舌,手卻是沾著酒水,在食塌上臨摹起趙越的書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