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到了如今,東晉始建,於“軍旅未息”時,王導上書司馬睿以為“夫風化之本在於正人倫,人倫之正存乎設庠序。庠序設,五教明,德禮洽通,彝倫攸敘,而有恥且格,夫子兄弟夫婦長幼之序順,而君臣之義固矣”。

要求通過恢複教育,整頓因戰亂而廢弛的綱紀人倫,這種主張得到晉元帝的嘉許,在東晉初年掀起一股儒學複興的潮流。

也正是這種風潮,將琅琊王氏推上了天下第一門閥世家的地位,擁有“簪纓不替”,“冠冕不替”,“世祿不替”的諸多稱號。

江左世族無功臣。

即便是三定江南的義興周氏,也被北歸士族所輕,正是因為江左世族武力充沛,然而在經傳方麵造詣不高。

更有許多人不齒玄學清談,與當今主流偏離,諸多矛盾之下,南人北人的矛盾便被加劇了。

趙越對經傳什麼的沒興趣,並不想成為治經博士,但是最基本的知識還是要懂的。

不然人家說話的時候引經據典,你啥都不懂,豈不是被別人恥笑了?

這溫書才溫到一半,田七便是走過來了。

“麟哥兒,盛郎君來了。”

所謂盛郎君,是趙胤獨子,他年紀比趙越小上幾個月,可以稱為族弟。

沒錯,就是族弟。

趙荀從北邊過來,見到趙誘趙胤父子之後,從族譜中一翻,發現趙誘居然是“麒麟閣十一功臣”之一的營平侯趙充國的後代,與趙荀居然是本家人,都是天水趙氏的。

至於是不是真的...

鬼知道。

趙誘乃是淮南武將世家出身,被稱為粗鄙之人,一想到自己居然是天水趙氏出身,馬上就與趙荀相善了。

不過以趙越來看,這所謂的族譜,恐怕是子虛烏有的。

但趙誘得到了天水趙氏的名頭,趙荀得到了趙誘父子的支持,兩方抱團取暖,各取所需,沒人會傻到去追究趙誘到底是不是營平侯趙充國的血脈。

“後園接見。”

家中客堂確實待客之所,然而趙盛算是本家人,非常親善,帶到客堂反倒是生疏了。

對於這個族弟,趙越也是非常看重的。

原因很簡單,趙胤武將世家出身,手中可是有兵權的,而在如今的晉廷之中,是趙越的天然助力,他自然得重視了。

“盛弟今日怎有空光臨寒舍?”

墨池旁,趙越見到小牛犢一般壯碩的趙盛,大笑著上前招呼。

“族兄,出大事了!”

大事?

趙越一愣,有些迷糊了。

他畢竟是學曆史的,在曆史上,這幾日應該沒有什麼大事才是...

“甚大事?”

趙盛一臉焦急,連忙將所謂的大事說了出來。

原來,所謂的大事,是詩會之邀。

“北傖子可惡,明知我不懂經傳詩賦,也不善玄學清談,偏偏邀我過去,這不是明擺著要羞辱我嗎?”

趙盛武家出身,家在淮南,雖然掛上天水趙氏的名頭,但說南不南,說北不北,但毫不意外,被北歸門閥天龍人羞辱是常事,今日詩會之邀,在趙盛看來,就是北人來羞辱他的。

“要說比騎射,比槍法,比我豈會怕他們那些傅粉小白臉?便是比試樗蒲、六博戲,我也不怕他們,偏偏是詩會!”

說到此處,趙盛的馬臉就垮下來了。

“我阿母偏要我過去,麟哥兒,你這次千萬得幫我啊!”

看著趙盛一副可憐兮兮的模樣,趙越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