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啟年的這個劇本,也是因為想要拍出一個在題材創新上,容易鶴立雞群的科幻大片。這種創意級的科幻大片,難度自然是比較高的。但是,有挑戰性啊,並且還有時髦值。
無人機並不是什麼新鮮事物,但未來幾年時間,隨著民用的無人機越來越多,各種無人機引發的新聞事件,都讓無人機,備受關注,充滿了逼格。
王啟年準備拍這麼一部無人機題材的科幻片,其實,不僅僅是電影,實際上他對無人機也是很感興趣,準備要搞一個無人機的項目。
無人機目前民用的主要用途是當作玩具,航拍,農業用途,滅火。以及在後來,一些快遞公司實驗,采用無人機送快遞,但,貌似也僅僅是實驗而已。
無人機大麵積的用於送快遞,顯然十年後也僅僅是一個噱頭。各大快遞和電商公司,紛紛拿自己采用無人機送快遞進行宣傳。但宣傳效果,大於實用性。
嗯,還有用無人機求婚的,也都增加了無人機的關注度。
某種意義上講,無人機為十年後,已經成為了一種很時髦的玩具。不像智能手機那樣已經白菜化,以至於,無人機裝逼的效果,比蘋果手機的效果要強的多。
而在未來,中國的無人機公司,幾乎壟斷了中低端無人機的九成市場。這雖然不能說中國是無人機技術最強的國家,但至少說明中國的無人機量產大國。
2年後,也就是2006年,未來民用無人機市場的霸主大疆公司即將在S市創立。而在此時,國內國外已經有很多無人機的愛好者。能研發無人機的團隊,也是非常非常多。
當王啟年把《無人機戰爭》的電影劇本,扔到了公司,讓公司開會討論。整個公司的高管,紛紛都有點目瞪口呆,拍一部科幻電影也就罷了,為了拍電影,還要自己研發無人機,這……是什麼一種叫精神。
“這叫做精益求精的敬業精神!”王啟年說道,“詹姆斯.卡梅隆拍攝《泰坦尼克號》時候,還耗費了巨資,複原重造了當年的郵輪。我要向他學習,拍好電影,做好紮實的準備工作!”
“研發無人機,需要幾年時間?”杜傑忽然問道。
“不清楚!”王啟年攤手說道。
“……”眾人紛紛愕然。
雖然,王啟年經常做出一些大家都不理解的決策,但由於,很多決策事後都證明是對的,對於公司、股東和員工都是有利的。
一堆的過去驕人成績擺在麵前,讓眾人雖然不理解,但估量一下,至少不是孤注一擲的冒險,一般都可以同意。
畢竟,小夥伴公司目前家業已經不小,一些小小的挫折,隻當作交學費。但為了更長遠的未來著想,公司還是需要不斷冒險的。否則,容易染上僵化和官僚大企業的弊病。
會議後公司派人請教專家,調研無人機市場。結果發現,無人機研發未必是很貴,而且,國內已經有不少無人機研究團隊了,很多的團隊隻有幾百萬資金,已經可以投入研究了。
最終,小夥伴公司開始拿出2000萬資金,成立了小夥伴無人機公司,負責研發四旋翼、多旋翼無人機的整套係統。無人機不僅僅包括了飛行器本身,更重要的操縱無人機的控製係統。
未來的無人機,不僅僅有專用的遙控器和遙控平台,甚至,直接可以用手機的APP進行遙控操縱。
而等到小夥伴公司的無人機出了成果之後,《無人機戰爭》的電影劇本,估計已經在一堆業內權威人士的指點下,進一步得到了完善。
至於這個電影的成本估計,王啟年個人覺得,不會太便宜。如果真的投資拍攝的話,在預算、特效和技術方麵,都要超過張藝謀的《英雄》。《英雄》是3000萬美元預算的大片,那麼王啟年的《無人機戰爭》一旦正式開拍,預算至少是3億人民幣級別的。
錢多也許不是電影質量決定性因素,但有時候,為了達到預期效果,燒錢也是必然的選擇。比如,《泰坦尼克號》預算2億美元,如果節省一點的話,可能隻需要2000萬美元就可以拍攝出來,那麼一來,以卡梅隆的能力,依然可以將至拍成大賣的電影,幾億美元票房也不是難題。但是,那麼一來《泰坦尼克號》肯定就沒法載入史冊了!
王啟年對《無人機戰爭》這部電影的預期是,要麼不拍,一旦拍出來,不僅僅要在中國具備影響力,而且,要在全世界範圍內都引發轟動。這就需要不僅僅是有創意,而且,還要將場麵拍出預期的效果。
當然了,附帶一提的是,無人機這個項目本身,在後來就被很多的互聯網公司關注,也是未來可能的風口產業之一。提前布局這個市場,小夥伴公司手中也可以多一張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