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下麵的人欣喜的稟報,許多本來已經要休耕甚至已經因為地力已盡,淪為下田的土地,都成為了上田,莊稼長的特別好。
而通過水車架設,從內史那裏得到的‘退稅額度’,又免費的購買到了許多便捷先進的農具。
這些農具好用的很,大大提高了農莊的生產效率。
譬如以前,要耕一百畝地,需要四個男人,足足三四的功夫。
現在。兩頭牛一具犁,一就能耕兩百多畝!
許多貴族大臣,因此受益無窮。
這次。若是真有那五十萬石鹽,一百萬斤鐵。
大家夥覺得,就不用麻煩下的商賈和地主了。
自己內部就能解決!
區區五百萬石糧食而已!
閉著眼睛都能湊齊啊!
劉徹輕輕敲擊著手指,微笑著回答周亞夫的問題:“少府去年,在江都國開了鹽田一百頃,如今,僅僅在廣陵城裏。就已經有著不下一百萬石的鹽儲備……”
這話一出,無數人都是被震的七葷八素。
鹽田?
鹽還能種?不是煮或者鹵製的嗎?
大家紛紛感覺腦子有些不夠用了。
但劉徹不想講太細了。
暫時來。國家需要壟斷曬鹽技術和高爐煉鐵技術,以斂聚財富。
隻有等到下一個穩定的財源出現,才會放開此類技術的限製。
當然了,僅僅隻是放開而已。
國家對鹽鐵的管控和強力控製還是需要的。
鹽。關乎國計民生,鐵是戰略基石。
這兩者,不管在什麼時代,都還是以國家為主體來控製和推動比較好。
讓民間去自由發展和管理,那注定了隻會變成一個悲劇!
少府令岑邁也微笑著道:“今年以來,敖倉中的鹽儲備,也已經接近了八十萬石!”
這就是一百八十萬石的總儲備了!
無數的大臣貴族的呼吸都變得急促了起來。
既然連鹽都可以像變魔術一樣變出這麼多,那區區百萬斤鐵,更是不在話下了。
現在。大家的想法,從少府有沒有這麼多鹽鐵,變出了。少府能不能多給點鹽鐵啊?
下鹽鐵的缺口何其大!
這五十萬石鹽和一百萬斤鐵,別整個下了,就是關中,都能消化掉!
將家裏沒地方去的糧食,變出馬上就能換成錢的鹽鐵。
對貴族列侯和大臣來,這簡直是一個無法拒絕的誘惑!
劉徹看著這些眼巴巴的望著自己。一臉討好模樣的大臣貴族們,在心裏麵也是笑了起來。
列侯們的財富和人力物力。在實際上,也是漢室國力的一部分。
隻是在和平時期,這些力量,都白白的浪費掉了。
更麻煩的是,這些家夥,沒有什麼投資概念,他們就像一個守財奴一樣,守著自己的財富和資源發黴,最後一起帶著這些東西,去地下腐爛。
這樣的情況,在封建社會非常常見。
譬如明朝時期,大量的美洲白銀湧入中國,但明政府卻偏偏鬧起了銀荒,這真是哭笑不得。
漢室也一樣,整個上層擁有大量的黃金。
這些黃金要是利用好了,足夠推行金本位。
但偏偏,從皇帝到下麵的貴族,大家更愛把黃金帶到地下。
也就後來王莽玩了一次不成功的黃金-銅錢兌換機製。
這次,劉徹打算,好好給這些家夥上一課。
讓他們知道,財富隻有流通起來,才有力量。
不能流通的財富,充其量,就是一堆無用的金屬。
同時,也讓法家知道,盯著土地,已經不在能富國強兵了。
新的時代,力量的源泉,來自於工業和人力的結合,是鐵與血的組合。(未完待續)
ps:王莽新朝改革,有一個曆史性的決定,就是規定黃金與銅錢的兌換率,黃金一斤值錢一萬。
但,這然並卵。
基本沒有起任何作用。
因為上層的貴族,才不需要銅錢呢。他們自己就能鑄錢!
更麻煩的是,經過王莽這麼一鬧,到了東漢,廣大的貴族和精英階級們覺得,錢這個東西,真是萬惡之源!
於是大家一拍屁股,決定從今起,咱們都不用錢了!
於是,東漢政府在前中期,廢除了錢幣……
改用了布匹、糧食作為一般等價物。
於是,東漢政府的權力和力量,大大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