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如此。衛遠揉揉鼻,隻能承認自己少見多怪,不管年齡大小城市農村,女孩弄的東東自己好像從來沒搞明白過。
還是吃粽吧,正好有點餓了。
這地的粽不放紅棗,江米裏還摻了些黃米,另有一個味道。跟家裏老媽包的相比,各有各的好處,衛遠邊吃邊品評。
不過,這幾年老媽已經不親手包粽了。直到去年……自己單位還在,粽都是發的。國企就這點不錯,逢年過節應景的東西肯定發不少,因此一直為老媽津津樂道。今年嘛……嗯嗯……
衛遠心裏念著的衛媽,這些天卻是春風得意。
兒衛遠雖然跑到山裏,但電話常聯係,一切都好,事業順利;老伴身體保持的不錯,血糖控製良好;而最讓她高興的,還是她養的那兩盤杜鵑。
尤其進了月,這兩盆杜鵑一天比一天茂盛,枝幹粗壯不說,就說那些花,開的又多又大,簇擁起來,幾乎把綠都遮蓋住了,花跟花之間也擠得很。遠遠看去,粉紅的如錦霞般燦爛,雪白的如一捧新雪,擺在一起爭奇鬥豔,非常招人眼球。最近來過衛家的人,見到這兩盆花,都是讚不絕口,愛不釋手。喜得衛媽對花更是嗬護,唯恐護理不周。天天睜眼第一件事就是看花怎麼樣了。
看過衛家的杜鵑的人之,最喜歡也最上心的當屬衛家樓上,三樓鄰居韓淑月。她丈夫在外地駐軍,常年不在家,兒成年也搬出去住,在單位內退後,一天天閑在家,就靠著花草寄托心情,整天跟花友們交流,也算自得其樂。
之前衛媽開始養花,她就給過不少意見。韓淑月自家也養了幾盆杜鵑,隻是從來沒有一盆能開得像這麼好。尤其是那盆白杜鵑,她喜歡的不得了。一天來看幾遍,幾次提出要買,衛媽都沒答應。
畢竟這也是衛媽第一次“養活”的花,紀念意義遠大於價值,更何況,這花開得這麼好,還是自己養出來的,衛媽怎麼看怎麼喜歡,簡直想摟著花睡覺了,哪裏舍得給人?即使對方出價給到500塊,衛媽也不眨眼。對方隻好退而求其次,纏著衛媽要求傳授養花經驗。
剛開始擺弄花的衛媽哪裏有什麼經驗?她還有不少常識是從韓淑月學來的。其實韓淑月也知道衛媽的底細。以她擺弄了幾年杜鵑的眼光看,憑衛媽養花的那兩下,花能活著都不容易,居然能開成這樣,真是不能理解。
不管怎樣,韓淑月也是個半吊,有點疑慮但也沒往心裏去,就是這花,實在愛煞人,忍不住總過來看。由此,衛媽也進入了韓淑月的花友圈,眼界為之大開,看看那個的迎春,這個的月季,衛媽幾乎是見一個愛一個,花心得很。當然,衛媽的杜鵑在這小圈裏也被人看了一圈,雖然這杜鵑不是啥名貴品種,但開得這麼漂亮,也比較稀罕,讓人過目難忘,最後倒也小有點名氣,這就讓衛媽更是沾沾自喜,整天樂不思蜀。連端午節都忘了一幹二淨,直到被大姑姐問到,粽包的紮樣了,這才猛然想起,後天就是端午節。
這邊衛媽慌慌張張的要出去買米買粽,衛爸打麻將歸來,兩人正好走個碰頭。看衛媽急匆匆的走,急忙問了下,這才知道緣故。
“這都根底了,還忙啥?”衛爸一揮大手,“超市買點現成的,吃個意思意思得了,反正兒也不在家。”
聽了這話,衛媽轉念一想,可也是,左右兒兩人在家,沒有老人孩,真不用太在意這個。
然恩,衛媽這麼一想通,到最後,衛爸連現成的粽也沒吃到……反正,就是個意思嘛……衛媽一邊敷衍著衛爸,一邊專心的給寶貝花澆水。
可惡啊!衛爸隻好在旁邊幹瞪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