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吟風弄月,不思進取(2 / 2)

纏足之風雖然起於唐代,但很早古人就以腳小為美了。古詩《孔雀東南飛》中就有讚美女子纖纖細步的詩句。

由於腳小,走起路來便搖搖擺擺,顯得柔柔弱弱,適合封建士大夫之族的審美標準。

這種纏足的風氣到了宋代以後更加盛行。有“金蓮要小,牌坊要大”一說。為了取悅男性、爭媚邀寵,婦女們紛紛投其所好,把一雙雙自然的天足改造成三寸金蓮。纏足把婦女變得弱不禁風,更讓把女人當做玩物的男性產生了一種憐愛病態心理。

小且尖的腳成為美女必不可少的標誌之一。因此,為了女兒將來的好命運,母親們都不得不忍痛給女兒纏足。

纏足是對女子身體殘酷的摧殘,在還未發育完全的幼童時期,女孩就開始穿一些小型的尖頭鞋,五六歲的時候用腳布束縛腳趾頭的自然生長,到七八歲時,把腳骨用力地扭曲,使它脫臼變形,再用裹腳布纏捆在整個腳部,開始穿弓形鞋。

可見,由一雙天足扭曲而成“三寸金蓮”是一個多麼痛苦的過程。女孩子也經常由於腳足腐爛的疼痛而悲號,但在那個時代的風俗之下,她們又怎能逃脫出這種痛苦的命運呢?

古代盛行這種非常不人道的纏足之風,究其根源就是古代男性社會對婦女日漸深重的壓迫,婦女的地位愈來愈低,成了男性的玩物,為了取悅男性而出現的陋習。

元明時期,有拿著婦女的小弓鞋當做酒杯喝酒的,清代的文人有的專門寫出如何去欣賞小腳的文章,還把小腳分門別類地進行品評,真是庸俗醜惡到了極點。

風流而有才氣的周後,更是獨具匠心地創造了高髻纖裳與首翹髻朵之妝,成為當時婦女爭相仿效的流行服飾。周後對詞曲也非常在行,每當李煜寫出新詞,周後馬上就為之譜曲,隨之演唱。

可惜好景不長,周後突然一病不起。李煜在周後生病期間,不僅每日衣不解帶地陪伴在周後的身邊,還要親自品嚐周後服食的藥,之後才讓周後服食。

李煜身為高高在上的封建帝王能如此對待一個女子在中國曆代帝王中的確少見,也難能可貴。

就在周後養病期間,周後最終愛的少子仲宣不幸夭亡了,周後聽到這個消息以後,病情迅速惡化。

周後見自己的病已無藥可救,懷著對人世的萬般不舍,與李煜訣別,請李煜將她薄葬。

不久,年僅29歲的周後病逝,李煜想到自己與周後十載的恩愛夫妻生活,百感交集,親自為周後作了數千言的誄文,詞文極為酸楚。

李煜在周後死後,將感情轉向了周後的妹妹小周後。小周後不但出落得如出水芙蓉一般,才藝更是出眾。周後在世的時候,小周後經常出入宮中,李煜早被年幼天真的小周後所吸引。

周後死後,李煜將小周後接入宮中。李煜由於周後的死而哀傷過度,一直沒有給小周後一個名號。

開寶元年,在南唐即將亡國之際,李煜立小周後為繼室、稱國後。

宋朝於開寶七年派使前往南唐,宋使對李煜說:“我朝天子準備在今年冬天舉行柴燎之禮,希望國主到時能前往助祭。”

李煜聽到宋使的話以後臉色煞白,他怕被宋朝扣為人質。李煜驚慌至極,推說身體有病不肯前去。幾個月以後,宋朝再次催逼李煜,李煜仍不肯前往。於是,宋朝借機發兵攻打南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