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下坡是他父親去世。父親本來身體好好的,不知怎麼離休之後一下子就老了許多。首先是精神垮了,覺得自己是個無所事事的人了,見什麼都不順眼。剛離休那會兒,還經常抽空還到局裏麵看看,別人見到了還喊“老局長”,新局長見了還專門讓座敬茶,後來大約是時間長了,或者是他去的次數多了,父親明顯感到人家對他不熱情,於是也就不去了。不去了也就沒有人喊他“老局長”了,沒人喊了他就不習慣了,精神就更加不好,脾氣就更大,沒二年竟然去世了。
父親去世之後,不僅外麵沒有什麼人買他的帳,就是原來幾個把他捧為太子的姐夫也不把他當回事了。謝小剛的心情遭受到空前的跌落。也就是從那時候起,宋媛媛發現丈夫不行了,已經不能履行一個丈夫應盡的權利與義務了。但是宋媛媛誰也沒說,這也沒法對人說。沒辦法對人說宋媛媛就看書,書上說男人和女人在夫妻生活的需求上其實有很大的差異,二十多歲的時候是男人要求強烈,女人好象有點滿足不了自己的丈夫,到了三十多以後情況正好反過來,是女人要求比男人強烈,這時候好象是丈夫滿足不了妻子了。宋媛媛看完這一段之後還是有點不踏實,因為那時候他們還不到三十歲,即便到了三十歲,男人可能是不如女人要求強烈,但是也不至於一點要求沒有呀。所以從那個時候開始,宋媛媛就有點小瞧謝小剛了。當一個妻子因為性的問題而小瞧自己的丈夫,那就是真正的小瞧。
第三個下坡是下崗。謝小剛到廠裏雖然連頭帶尾正好十年,卻恰好趕上工廠大起大落的十年。謝小剛剛去工廠的時候,工廠是縣團級,廠裏的各部門叫科,各部門負責人叫科長,行政級別也正好是科級。沒過幾年,也不知是從哪年哪月哪天起,工廠的各部門都改成“處”了,各部門的負責人都搖身一變成了“處長”,據說這是改革,是為了與國際接軌的需要。為了使改革徹底,工廠的各個車間一律改成“分廠”,分廠的負責人與各部門一樣,都是“處級”。那幾年工廠的各項改革特別多,但惟有這一次的改革最受歡迎,幹部工人齊開顏。然而工廠全麵升級沒有幾年,不知從哪年哪月哪天起,工廠就開始發不出工資了。剛開始是發不出退休職工的工資,然後是報銷不了醫療費,再後來是把原來屬於工廠的一切後勤部門全部剔出去,也說是改革的需要,是後勤社會化的需要,最後實在沒有什麼辦法再改革了,就鬧下崗。按照“夫妻雙方下一個”的內部精神,謝小剛下崗了。謝小剛下崗了之後,就徹底沒有了往日的神氣勁了,連對老婆發火的興趣都沒有了。
最後一個下坡是整個工廠買給了私人老板。整個工廠買給私人老板後,謝小剛和宋媛媛平等了,因為他們同時被買斷工齡,從此以後與工廠沒有任何關係,或者說是他們從此以後沒有“單位”了。謝小剛希望這是最後一個下坡。看來也隻能是最後一個下坡了,因為他已經無坡可下。謝小剛發現自己無坡可下的時候,心情居然好了一點,大有一種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感覺。他問宋媛媛:“如果再改革會怎麼樣?”那意思如果在改革就會往回改了一樣。果然,形勢開始反彈,因為金美娟答應讓宋媛媛去深圳了。金美娟現在在深圳是大老板,宋媛媛投奔金美娟就會等於是投奔大老板了。況且金美娟是女的,是女的謝小剛就放心。謝小剛雖然對宋媛媛已經完全沒有性趣了,但是對老婆完全沒有性趣的男人也不希望自己的老婆跟別的男人發生興趣。謝小剛早聽說深圳開放,並且這種開放是全方位的。在那樣一個全開放的環境裏麵,讓自己的老婆跟著一個男老板是容易讓人產生許多顧慮的。現在宋媛媛要去投奔金美娟,投奔金美娟謝小剛放心,因為金美娟是女老板。是女老板他就放心。徹底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