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的俄軍總長對於謝爾久科夫的改革方案頗不以為然,所以現在總長換成馬卡洛夫大將。馬卡洛夫對這個方案還是很支持的。
俄軍改革方案的核心是,要在2015年建成一支機動性強、訓練有素、配備最新武器裝備的現代化軍隊。通過大幅度壓縮人員、軍官數額,騰出錢來搞裝備。總體設想還可以,但是俄軍內部好多人質疑,未來麵對一場什麼樣的戰爭?從現在的國防部長謝爾久科夫和總長馬卡洛夫他們所設計的方案來看,俄軍未來主要是對付像美軍所說的灌木叢林衝突和戰爭,就是小型的、地區的、快速反應式的衝突或戰爭。俄軍內部很多人提出質疑,你未來有沒有準備應對一場大規模的地麵衝突,如果發生這樣的衝突以後,怎麼辦?
俄軍取消征兵製度,建立專業化的軍隊募兵製,沒有預備役。應付這些常規的、中小型衝突,尤其小型的是可以的。如果未來應對一場大規模衝突,沒有預備役怎麼完成國防動員、怎麼有效地把平時機製轉入戰時機製,這都是很大的問題。
謝爾久科夫和馬卡洛夫的改革,在俄軍中激起一次廣泛的討論、爭論,深刻討論俄軍現在麵臨的問題,下一步的戰略走向,這本身具有很大的意義,甚至這種意義比俄軍進行改革的意義還要大。
這種改革就像高速公路上轉彎,有些時候不能太急,高速路上絕對沒有90度的彎,它的彎道一般比較緩,而且路邊是斜的,汽車在不必減速的情況下,可以把彎轉過來。那麼謝爾久科夫和馬卡洛夫的改革方案,彎比較急,就要求這個車開到這兒急減速,甚至要踩一腳刹車,對俄軍來說震蕩太大。俄軍這麼一輛長時間高速行駛的車,如果在彎道之前做急刹車動作的話,車上很多人要被甩下來,車上很多部件可能要被損壞。俄軍麵臨很大阻力,這個急轉彎的改革能不能有效推行,能不能按照時間結點在2015年到2020年形成什麼樣的能力,絕不僅僅是一個紙張上的問題,隻要把它設計出來,未來就能夠實現。它最終要通過人去實行,通過人員的變化、機構的變化最終實現這個改革。
這個改革甚至被視為自沙皇時期100多年來前所未有的。大約從1874年,當時由沙皇俄國的米柳京元帥進行了一次大規模改革,到現在100多年以來,俄軍第一次采取這麼大的動作,包括蘇軍時期。
改革對俄羅斯政壇的穩定,不會產生直接的影響,但間接的震動很大。因為俄羅斯沒有需要武裝力量急迫完成的任務,格魯吉亞問題基本搞定了。它不像中國,比如台灣問題,我們國家統一沒完成。俄羅斯的兩個棘手問題,車臣問題基本擺平了,格魯吉亞問題也已解決。沒有當務之急要使用武裝力量這樣一個問題,所以它有這樣的時間和空隙。
從中長期來看,車臣問題、格魯吉亞問題並沒有徹底解決,這一係列問題還要繼續發酵,北約東擴問題,烏克蘭是否要加入北約的問題,波羅的海三國加入北約的問題,俄羅斯認為它麵臨很現實的安全威脅,俄羅斯政壇反複強調,要保持一支強大的武裝力量。
那麼通過改革,到底是增強了武裝力量還是削弱了力量?在俄羅斯政界也引起一些爭論,當然俄羅斯軍隊總長馬卡洛夫也講了,恰恰通過俄軍在格魯吉亞的行動,證明俄軍改革的必要性。因為在格魯吉亞的行動中,證明俄軍應對一場現代化戰爭能力還是有問題的。
看起來很矛盾,和平時期、穩定時期是軍事改革最好的時期,但是和平時期軍事改革完成之後能不能應對未來的挑戰?當和平時期度過以後,未來危險來臨的時候能不能拿出有效的能力來,對俄軍是個很大的考驗。當然,像這樣的問題,不光俄軍有,美國有,可能中國人民解放軍也有:在和平時期軍事改革,它的力度、步驟、最終形成效能和能不能有效推進,這些都需要加以綜合考慮。
2011年9月,俄羅斯太平洋艦隊在堪察加半島舉行了近20年來規模最大的實戰演習,50多艘艦艇、50多架飛機以及1萬多名官兵參加。軍演當中出現很多問題,包括大批導彈脫靶、裝甲車拋錨、軍艦故障等。另外,飛機的出航率也有很大問題,包括目標的鎖定、攻擊。部隊的調動有效性也存在問題。從演習內部看,不僅僅是單一軍種的問題,俄海軍、空軍,甚至陸軍都存在一些問題。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經濟逐步走出蘇聯腐敗階段的陰影,但國防建設還在這個陰影中徘徊。此次太平洋艦隊演習,由太平洋艦隊宣布演習不成功,甚至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