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國家城市化的推進,農村入伍的比例還要降低。在未來20年、30年會看到,大量的兵源來自城市。士兵來自城市,首先教育程度高、接觸麵寬、知識麵寬。
2010年2月,我從南方兩個部隊過來,一個是陸軍某集團軍,另外一個是海軍某航空部隊。在這兩個部隊裏,我們都跟基層官兵進行過座談。當時連隊座談的時候,連隊的幹部、戰士來了不少。
我當時一看有幾個新兵,一個新兵是醫科大學五年本科畢業,有一個新兵是在一個法學院學了四年法學本科,還有一個新兵是計算機三年專科畢業。這讓我非常吃驚,我們當時初中入伍都屬於小知識分子了,現在五年的大學本科畢業生入伍,毫無疑問對於提高我們部隊基礎素質有非常大的幫助。同時還有一個姓焦的排長,他是法學的研究生。
現在部隊結構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這些變化首先從20世紀80年代的軍官開始,軍官必須經過軍校培訓。我覺得從2009年開始又是一輪非常大的變化,就是士兵的結構正在發生變化。大學生入伍,不管大專生還是本科生,占的比例還不是很大,但這是一種趨勢。這種趨勢隨著社會的發展,隨著教育的發展,要成為一種常態。而這種常態會給我們軍隊建設帶來新一輪全新的推動。
有人說,中華民族缺乏尚武精神,我覺得這不能一概而論。尚武精神不足,這點是可以肯定的。
比如曆史上,從漢朝之後文武分家。文武分家帶來很大問題:文的舞文弄墨,武的隻是粗俗之人弄武了。後來社會上流傳很多什麼“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等俗語,對社會文化、社會心理影響非常大。
在全球化進程中,中華民族要想真正崛起,這是我們必然要邁出的心理障礙。西方從中古到近代,一般人當不成兵,貴族才能當騎士,入伍打仗是非常光榮的一件事。西方尚武精神非常強,這是一個非常大的特點,當然我們不像他們那樣窮兵黷武,通過侵略擴大自己的地盤。我們不是這樣,我們是捍衛我們的安全、保衛我們的既得利益。
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也必須建立一支強大的軍隊。
毛澤東主席以前就講過,一支沒有文化的軍隊是一支愚蠢的軍隊。
陳毅元帥也說過,過去我們與國民黨打仗,我們比素質是比不上人家,如操場動作、內務管理,我們關鍵在於領導層的優勢,就是旅以上戰役指揮比人家強,統帥部的戰略指導比人家強。
而今天我覺得我們的基層正在發生變化。
這變化是:基層素質正在提高,從基層士兵開始到基層軍官素質正在提高。素質的提高可以從根本上推動軍事變革,這些人素質很高,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強。我們在軍事變革中成本代價有可能變得更低一些。
未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國家城市化的推進,農村入伍的比例還要降低。在未來20年、30年會看到,大量的兵源來自城市。士兵來自城市,首先教育程度高、接觸麵寬、知識麵寬。
2010年2月,我從南方兩個部隊過來,一個是陸軍某集團軍,另外一個是海軍某航空部隊。在這兩個部隊裏,我們都跟基層官兵進行過座談。當時連隊座談的時候,連隊的幹部、戰士來了不少。
我當時一看有幾個新兵,一個新兵是醫科大學五年本科畢業,有一個新兵是在一個法學院學了四年法學本科,還有一個新兵是計算機三年專科畢業。這讓我非常吃驚,我們當時初中入伍都屬於小知識分子了,現在五年的大學本科畢業生入伍,毫無疑問對於提高我們部隊基礎素質有非常大的幫助。同時還有一個姓焦的排長,他是法學的研究生。
現在部隊結構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這些變化首先從20世紀80年代的軍官開始,軍官必須經過軍校培訓。我覺得從2009年開始又是一輪非常大的變化,就是士兵的結構正在發生變化。大學生入伍,不管大專生還是本科生,占的比例還不是很大,但這是一種趨勢。這種趨勢隨著社會的發展,隨著教育的發展,要成為一種常態。而這種常態會給我們軍隊建設帶來新一輪全新的推動。
有人說,中華民族缺乏尚武精神,我覺得這不能一概而論。尚武精神不足,這點是可以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