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新中國成立很長時間,我們其實並不太富裕,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當時的主要任務是國土防禦,防備美國從東部對我們入侵,反登陸;防備蘇聯從西北、華北、東北三個方向對我們入侵,主要考慮陸上作戰。所以說新中國成立相當長的一個階段內,對海軍的投入實際上並不是很多。
1974年西沙之戰,我們對陣南越——我們稱之為南越偽軍,南越派來海軍強占我們的西沙群島,它的軍艦排水量1500噸,比我們大得多,我們出動了獵潛艇和幾艘掃雷艦,都在1000噸以內,五六百噸,噸位比它小得多。
中國雖然很大,南越很小,但當時它的軍艦很大,我們比它小得多。但是我覺得在這次的戰爭中,我們能看得出來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的麵貌,一掃過去北洋水師那種不敢戰、不會戰、不能戰、戰之不勝的狀態。
西沙之戰,我們的軍隊靠著簡陋的裝備,用機關炮掃射,投手榴彈。手榴彈是陸上的武器,西沙之戰都扔上手榴彈了。兩個艦離得非常近,完全是海上刺刀見紅。當時給南越海軍造成重創,擊沉了它的軍艦,完成西沙之戰的勝利,保衛了領海。
這是我們海軍保衛國家利益非常著名的一戰,當時的裝備多麼簡陋,海軍長期建設投入不足,而且又經過“文化大革命”,但是中國海軍官兵有這種戰鬥精神,實際上在西沙之戰中,完全是用精神把對方壓垮了。
西沙之戰後,國際媒體對此戰報道了很多。南越的軍艦被擊沉了,覺得很丟臉,它們說我們使用了冥河式的導彈,是冥河式的反艦導彈把它打沉了,實際上我們當時用的是機關炮、手榴彈。
當然,這種局麵一方麵可以說體現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的戰鬥精神,另一方麵我們今後也絕不會讓這種局麵再出現。
我們一定要加強海軍裝備建設,現在已經有了非常大的發展。
通過這次海軍建軍60周年海上閱兵,能看到60年來我們海軍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近10年來,發展速度最快。而近七八年、八九年的發展速度,超過了新中國成立以來50多年的發展速度。而最核心的一條原因是,國家的綜合國力增強了。我們的經濟產出、財政收入、國民總收入,發展非常快,上升很多。有錢了,就有了建設強大海軍比較好的物質基礎,沒有這樣的物質基礎是不行的。
海軍司令員吳勝利表示,人民海軍建設的當務之急是大力推進整體轉型、提升海上核心軍事能力。這種轉型主要是根據國家利益、國家發展和安全的需求。
我們的海軍長期是一支近岸作戰力量,防備敵人的登陸,防備美蔣竄犯大陸,防備敵人從渤海灣、膠東半島、遼東半島、江蘇這一帶登陸,這是我們長期防禦的重點。長期以來,海軍處於近岸防禦的態勢,防止敵人打進來。
但是從今天看,中國的安全環境發生了非常大的改變,隨著我們國力的增強,今天敢於入侵我們的力量已經不複存在。我們今天的問題是,維護祖國統一的任務,維護海洋權益的任務,維護我們海上航道安全的任務,一係列全新的安全訴求提出來了。
如果海軍還按照過去近岸防禦建設思路,等待別人打進來,防止別人登陸,防止別人從海上接近我們,已經無法完成我們今天所要完成的任務。我們今天的任務要求我們海軍具有更大的活動範圍、更大的監控範圍、更大的火力控製範圍。
之前我們內部也發生過爭論,如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要不要去亞丁灣護航的問題,要不要去,有沒有必要去。很多人說我們連家門口的事還沒有完全管好,我們還有一些海洋權益存在爭端,東海、南海都有這個問題。
還有同誌講,我們國家還沒有完成統一,跑到亞丁灣幹什麼。實際上我們今天感到,當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編隊在亞丁灣成功完成護航任務返回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海軍擔負的角色,它是中國在新的環境中、新世紀條件下履行大國責任,同時也是對我們國家利益的有效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