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積極防禦政策,按照毛澤東同誌以前講的,積極防禦的核心在“積極”兩個字。

一方麵我們絕不奉行先發製人這種軍事方針或者這種打擊的戰略,另一方麵我們也在強調,我們積極防禦絕對不是消極防禦,絕對不是明明有很大的危險將要發生了,我們還在等待,一直等到危險降臨到我們頭上,一直到衝突開始、戰爭開始,我們才開始消極采取行動。我們的積極防禦,在更大範圍內,維護中國發展變化中的國家利益。

有些國家喜歡在中國國防經費上大做文章,隻要看到中國軍費有所增加,就散布所謂的中國威脅論,認為一個國家軍事力量包括國防經費是多是少,與這個國家是否構成威脅有關,事實上沒有必然的聯係。

2008年,我們第一次公布了改革開放以來國防費用的基本數據,國防費用的增長、發展、基本變化。

因為我們以前的國防開支很低,這幾年國防費用增加,帶有很大的補償性質,一方麵是補償性投入,另一方麵是改善部隊人員的待遇。

當然還有另外一點,我們必須改善自己的裝備,必須提升自己的裝備。

好像在今天來說,隻能講改善生活,隻能講改善待遇,不好講改善裝備。一講改善裝備就似乎有中國威脅論的論調出現,這在世界上是很不平衡的事情。

環顧世界,當各國軍隊都在全麵更新裝備的時候,如果我們稍微更新一下裝備就成為威脅,我覺得這是很荒謬的。

中國軍隊更新自己的裝備是一種必然,即使我們完成部分裝備的更新,中國軍隊的裝備依然落後於西方發達國家,尤其是落後美國起碼15年到20年。

今天我們依然有很大的差距,我們在軍隊裝備更新換代方麵仍然有非常緊迫的任務,仍然有非常巨大的缺口,就算現在中國軍費增加,我們依然不足以在很短時間內完成裝備的更新。

西方媒體評論,說中國裝備更新,中國國防費用增加,對世界形成威脅,我覺得他們的報道連他們自己都不一定相信。

因為他們的軍事專家已經給出評論,中國與西方有巨大的差距。

雖然我們國防費用的絕對值已經居於世界前列,但是按人均來算,實際上我們落在很靠後的位置。

而且我們麵臨著這麼多複雜的周邊問題,如果比較起來的話,美國周邊安全非常簡單。它的鄰國隻有兩個,一個加拿大、一個墨西哥,兩個國家國力都很弱,對它構不成威脅,它東麵是大西洋、西麵是太平洋,擁有得天獨厚的國家安全環境。

中國周邊情況很複雜,14個國家與中國相鄰,大多數與我們有領土爭端,6個國家與我們隔海相望,大多數與我們有海洋權益的爭端。

中國周邊這種複雜的環境,是世界各大國所不具有的。

美國在這麼簡單的安全態勢下,國防開支依然是中國的八倍到九倍,我們在這麼複雜的安全環境下,我們的開支也隻是維持在國家安全最基本的水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