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自立、自強 給孩子一定的自由成長空間(2 / 2)

自由支配時間,意味著兒童具有了熱情地實現自我、用創造性的方法表達自我的機會。剝奪兒童的自由支配時間,實際上是在剝奪孩子成長和發展的機會。對城市獨生子女的凋查表明:有更多自由支配時間的獨生子女,自信心更強,並且比自由時間較少的獨生子女有更強的成就需要。

方方早在上托兒所、幼兒園時,便聰明好學,上了小學更是"天天向上",每次考試都是全班第一第二,每學期都是"三好學生"。前天學校開家長會,班主任讓方方的媽媽介紹育兒經。

原來方方的媽媽從來不管孩子的作業,也從不看著或陪著孩子學習。從她一開始上學,媽媽就給她灌輸這樣一種觀念--學習是她自己的事,將來學了知識,有了出息也是她自己的事。媽媽把責任還給了她自己,同時也把自由還給了她自己。

方方每天的作業基本上是在學校完成的,如果作業多在校做不完,她回家的第一件事必然是做作業。媽媽要求她每晚8點半睡覺,有一次她與小夥伴玩忘了做作業,到臨睡覺前才想起,但媽媽鄭重地告訴她,作業沒完成是你自己的事,等著明天挨老師批評吧,現在是睡覺時間,你必須上床睡覺。從那以後,方方再也沒有耽誤過寫作業。

由於媽媽對方方管束比較寬鬆,使得她有許多興趣與愛好。沒有作業的時候,她一邊查字典,一邊看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伊索寓言和一些有趣的故事書,因為同學們都愛聽她講故事。她還愛畫漫畫,把爸爸媽媽和老師同學都畫在她的畫裏,說是這樣有趣好玩。

家長應該轉變觀念,給孩子足夠的自由支配時間,幫助孩子有效地利用時間,發現生活的樂趣,展示自己的才華,使其能夠更健康更自然地成長。

在家庭教育中,充滿民主氛圍的家庭,往往求家長尊重子女"選擇"的權利。在家庭中,子女與父母當然會有不少分歧,有生活方麵的(晚飯吃什麼菜呀,今天穿什麼衣服呀,房間怎麼布置呀等等),有學習方麵的(學習時間的安排,學習計劃的製定,學習方法的采用等等),還有思想認識方麵的(對某種社會現象的不同評價,對某部電視劇的不同看法等等)。

當孩子有不同見解時,家長們應該高興而不應慍怒,因為這說明孩子試圖用自己的大腦進行思考,並嚐試不依賴大人的攙扶而自己獨立前行。這時,家長明智的做法是與孩子一起商量,在親切的交談中探討、比較各種方案或觀點的優劣,從而引導孩子作出正確的選擇。 ?

也許有的家長會說:"孩子太小了,他們的選擇不一定正確。"當然,尊重孩子的選擇並不能保證孩子每一次選擇都是正確的。這就要求家長們在尊重孩子選擇權的同時,還應培養孩子的"辨別"能力。不過"辨別"的能力也隻有在"選擇"的實踐中培養,所以,最好的培養辦法還是多為子女提供"自作主張"的機會。比如,孩子需要添置衣服了最好在式樣、顏色等方麵由孩子作主,星期天,最好讓孩子辦一天夥食,吃什麼、怎麼吃由他去操心;學習上遇到困難了,家長就應幫著出出主意,但解決問題的辦法最後還得孩子自己拿......?

在這過程中,孩子肯定會摔跟鬥、走彎路,但選擇的能力正是在一次次的嚐試中得以提高。家長千萬不要用"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的責備來剝奪孩子的選擇甚至阻止孩子選擇的實踐。?

還需說明的是,尊重孩子的選擇與孩子尊重家長的選擇是不矛盾的。家長和孩子的尊重是相互的。家長不把自己的意誌強加給孩子,並充分理解並善於聽取孩子的合理主張,這實際上是為孩子樹立了一個尊重他們意見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