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術青年時,是一個快意恩仇的人,提三尺劍,行俠仗義,這使他有了很大的名氣,再加上家族的關係,袁術的仕途可以說是一帆風順,很小地的時候就開始當官,在很多位置都幹過,什麼折衝校尉、虎賁中郎將等等,在這些位置上,袁術得到了很好的鍛煉。董卓當政的時候,也拉攏袁術,想要他為己所用,不過這時的袁術頭腦卻很清醒,他清楚的看到董卓的狼子野心,知道和董卓混日子沒什麼好下場,於是就從洛陽逃了出來。
頭上頂著四世三公的光環,又有不為奸賊董卓效力的美名,袁術這時可以說是春風得意,很多人才都來投奔他,這其中最出名的,要屬長沙太守孫堅,後來,孫堅殺了南陽太守張谘,袁術趁虛而入,不費吹灰之力當起了南陽太守。
南陽城在東漢末年,擁有二百四十萬人口,而且,緊連著南陽的汝南郡是袁家的發祥之地,人心向著袁家,汝南也有二百一十萬人口,兩郡加起來就是四百多萬,這是什麼概念?要知道,三國後期,整個蜀國才有九十萬人口,南陽郡加上汝南郡,相當於後來五個蜀國的人口,這麼大的地方,這麼多的人口都屬於了袁術,袁術的力量立即迅速的膨脹起來,成為了最有實力的軍閥之一。
董卓亂政,孫堅在袁術的支持下殺入洛陽,趕走了董卓,又在袁術的幫助下當了豫州刺史,後來,孫堅的兒子孫策還占據了揚州一部分土地,這樣,袁術不斷擴張自己的實力,所占的地區包括荊州、揚州、豫州和司隸,手下擁兵數十萬,成為南方最大的軍閥,不過這時,他卻遇到了一個強大的對手,這就是袁紹。
袁術與袁紹是兄弟,可惜,這對同父異母的兄弟卻沒有看出絲毫的手足情深,袁紹的母親隻是一個婢女,而袁術卻是嫡長子,所以,袁術從心底看不起袁紹,心說你不過是個婢女生的,我才是嫡長子,你跟我沒法比,在兄弟兩個都有了自己的勢力之後,就開始相互折台,把對方視為眼中釘。
孫堅從洛陽得到的傳國玉璽最後到了袁術的手裏,得到了傳國玉璽,袁術的兩眼放光,開始做起了皇帝夢,當時,民間流傳著一句話,“代漢者,當塗高。”塗高,說的不說是袁字嗎?袁術想起了母親的那個夢,再看看手中的傳國玉璽,難道,這是老天要讓自己代替漢朝當皇帝?袁術越想越對,他的內心對皇帝的位置充滿了無限的渴望,經過反複考慮,袁術終於抵擋不住皇帝寶座的誘惹,決心試探一下其他人的反應。
高大的廳堂內,袁術坐在主位之上,手下的文武百官齊聚一堂,望著手下如雲的戰將與謀士,袁術很是得意,看了眾人一眼後說道:“現在漢朝衰弱,我家是四世三公,眾望所歸,我想順應天意做皇帝,你們覺的怎麼樣?”
大臣們一下子愣住了,誰也沒有想到袁術有這個想法,一時間誰也說不出話來,隻有謀士閻象連忙走出表示反對,濤濤不絕說了很多不該稱帝的話,袁術的臉陰了下來,讓文武百官退了下去。
袁術已被權力衝暈了頭腦,他完全沒有將屬下的反對聲放在心中,最終,還是不顧反對正式稱帝,設立了朝廷與後宮,他也實現了小時母親的那個夢,過了一把皇帝癮。
公元197年,袁術據始皇帝玉璽(璽上有八個字:“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在占據江淮大地在壽春稱帝。袁術稱帝於建安二年二月(公元一九七年二月)以壽春為都,國號仲家,即史稱:仲家皇帝。以九江太守為淮南尹,置公卿百官,建都:壽春,國號:仲家。
如果說年青時的袁術還算有些頭腦的話,那麼後期的袁術就是一個蠢才,一個被權力衝昏了頭腦的蠢才,幾百年的漢朝是那麼容易好推翻的?稱帝讓袁術在政治上犯了一個不可饒恕的錯誤,陷入了四麵受敵的困境。
袁術好大喜功,驕奢淫逸,不知體恤百姓,不斷的壓榨人民,百姓流離失所,南陽在袁術的治理下,已經成了人間地獄,再加上他剛愎自用,不聽忠言,很多人都漸漸離開了他,這樣,袁術的勢力開始衰落下去。
長安,皇宮之中,獻帝找到了陳玉,口中說道:“老師,朕聽說袁術稱帝了?”
“嗯,袁術這人,心懷叛逆之心,竟然公開稱帝,建立政權,實在是大漢朝最大的奸賊。”陳玉說道。
“老師,能不能出兵討伐袁術呢?”獻帝說道。
“袁術倒行逆施,人人得而誅之,請陛下放心,臣一定出兵討伐袁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