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已是初平二年四月了,陳玉已將遼遂城圍了半年之久,陳玉依舊沒有撤兵的跡像,而這時,右北平的公孫瓚卻蠢蠢欲動了,公孫瓚不斷在邊境地區頻繁調動兵馬,這吸引了高順的注意力,高順將所部一萬漢軍中的六千人調到了右北平附近,又留下了三千人監視中部鮮卑,這樣,美稷的留守,隻剩下了一千漢軍,而陳玉部下的將領大多跟隨陳玉出征,所以,美稷,隻有陳群與許青留守。
已是四月天,春風吹綠了草原的野草,到處都是綠油油的一片,牛羊成群,在草地上悠閑著吃著草,遠處,不時有鳥兒歡快的鳴唱。
美稷的附近,一片安定和諧之色,誰也沒有想到,一場大戰一觸即發。
美稷城南四十裏,曠野之上,一隊一色白馬的騎兵在奔馳著,這白色的戰馬群,是公孫瓚的象征,這就是有名的白馬義從。
漢末有三大騎兵,西涼鐵騎,白馬義從,丹陽鐵騎,這三大騎兵是天下最好的騎兵,而這其中,又屬白馬義從最具特色。
公孫瓚好白馬,屬下多置白馬,騎士弓馬嫻熟,號白馬義從,白馬義從跟隨公孫瓚打了無數的勝仗,是公孫瓚是精銳主力,也是公孫瓚起家的老本,白馬義從自成軍之日起,就投入了殘酷的戰鬥中,東漢末年,漢朝北部邊疆生活著許多的少數民族,這其中以匈奴、烏桓、鮮卑最為強大,他們不時攻擊漢朝的領土燒殺搶掠,白馬義從在保衛家園的戰鬥中屢立戰功。
每一次戰鬥,白馬義從都成為衝鋒陷陣的主力,它強悍的戰鬥力竟然讓在馬背上長大的少數民族聞風色變,在白馬義從的不斷打擊之下,各少數民族竟然不敢再與其交戰,白馬義從威震塞外。烏桓族人甚至將公孫瓚的畫像製成箭靶,用來練習騎射,每一次射中,烏桓人都高呼萬歲,可見恨公孫瓚入骨。
這一次,公孫瓚將一萬白馬義從給劉備帶來了五千,可見公孫瓚是下足了本錢了。
戰馬之上,劉備仰天長笑,關羽就問:“大哥,你笑什麼?”
“我笑陳玉太過自信,這回要栽大跟頭了,我以五千白馬義從攻擊美稷,哪有不破之理?打破美稷,我將城裏的女人賞給你們!”劉備笑著說道。
“大哥,聽說陳玉有兩個鮮卑小妾,長的如花似玉,我別的不要,隻要那兩個鮮卑小妾。”關羽丹鳳眼一挑說道。
“可以,你看中那個,就給我哪個,這一次,我要平了美稷,然後成為新在護匈奴中郎將!”劉備寒聲說道。
劉備是有大誌向的人,怎麼肯屈從於公孫瓚手下呢,這一次,他一來借口攻擊美稷以脫身,二來想借此占據南匈奴故地,成為新的陳玉,護匈奴中郎將,隻不過,公孫瓚沒有看穿他這一點而已,而為了控製這五千白馬義從,劉備特別要來了趙雲統軍,這是因為,趙雲與自己的關係不錯,關鍵時刻,他領軍也能為己所用。
想到這兒,劉備不由哈哈大笑起來,兩虎相爭,最後成全的是自己啊,美稷能拿下來就拿下來,拿不下來,自己就領著這五千騎兵縱橫草原,攻入並州,當個並州王也是不錯。
美稷,陳群立於城頭之上,目視著遠處,隻見遠處白白的一片,陳群心頭一緊,他知道,憑自己手中這一千人的兵力,是不足以擊破敵軍的,而高順的援兵又遠水不救近渴,看來,隻有最後一個辦法了,那就是,棄守美稷。
棄守美稷,是一個無奈的選擇,但卻不得不為之。在極短的時間之內,陳群將美稷的物資搬運一空,將一個空空的美稷留給了劉備。
幾乎沒有經過什麼像樣的戰鬥,劉備就進入了美稷城。美稷城下,望著美稷那高大的城牆,劉備仰天長笑。
“陳玉這個護匈奴中郎將,以後就是我劉玄德的了!”劉備笑道。
“大哥英明,兄弟們也沾光。”關羽和張飛也樂嗬嗬的說道。
“大哥,剛才據探馬來報,附近發現了陳玉的偵騎,會不會是陳玉的大軍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