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章節 第二十四章 孔融與鍾繇(2 / 2)

幾乎與此同時,太平道在穎川也得到了迅猛的發展,現在,光是穎川的太平道信徒,就已達到了二十萬人,其中光是精壯之士就有六、七萬人,這些人已經開始組織起來,不斷的操練著,如同一隻將要出欄的猛虎,然而,這一切依然沒有引起官府的警惕,大漢朝暗流湧動,朝廷內卻歌舞升平,混然不知大難即將臨頭。

築城成功之後,陳紀很是滿意,看著這堅固的防禦工事,陳紀讚歎不已,口中直說,有這樣的工事,就算是上萬盜賊,也攻不破。說完這話,陳紀陷入了沉思之中,半晌,陳紀說道:“玉兒,你父多病,我應該為你多操一些心才是,最近群兒要回來了,與他一起回來的還有大儒孔融,這是你的一個機會,如果能與也融相交,對你未來的發展是很有好處的。”

“孔融來了嗎?”陳玉問道。

“三天後,他與群兒會來到許昌城,到時,我們就在許昌城見他。”

孔融要來了。陳玉一笑,這位當世的大儒,從小讓梨的事情已是家喻戶曉,如果能與他扯上關係,對於提升自己的聲望倒是很有幫助,也好,自己就見見這個曆史上的傳奇人物吧,想到這兒,一抹笑意浮現在陳玉的嘴角之上。

許昌城,昌盛娛樂坊,雅士間內。

一個身著紗衣的少女在彈弄著古琴,幾個人文士打扮的男子跪坐在各自的小桌前,一邊品著酒,一邊看著少女彈琴,少女一邊撫琴一邊吟唱,那優美的歌聲如大珠小珠落玉盤,讓人回味無窮。

一曲終了,眾人鼓掌叫好,一名三旬左右的文士連連點頭,一抹齶下的三寸長髯,微微一笑,口中說道:“想不到在寒冬之季,卻有如此暖人心肺之處,倒是一件雅事。”

“文舉(孔融字)兄乃高士,能來穎川做客,自然使得此處蓬蓽生輝。”另一位三旬左右,相貌不凡的文士說道,此人就是當今名士,穎川長社鍾繇。

“元常(鍾繇字),聽說你的小楷為一絕,可否讓我等觀瞻,即興潑墨呢?”孔融笑道。

“是啊,今天孔文舉到此也是不易,早聞你小楷別開天地,自成一派,你就讓我等開開眼界。”一個二十左右的青年說道,這青年,正是陳群。

“嗬嗬,如此說來不妥,不如大家每人寫出一幅字如何?”鍾繇說道。

“這倒也是個好辦法,那就從元常兄開始吧。”孔融說道。

“那我就不客氣了,取紙筆來。”鍾繇說道。

一個侍女走了出去,片刻後,已取過筆墨硯。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年走了過來,口中笑道:“今日能得見鍾元常墨寶,我當親自研墨。”

“你是何人?”孔融問道。

“在下穎川陳玉陳文軒。”陳玉微微一笑,兩道淡雅的圓弧浮現在唇角之間。

“你就是被許子將稱為不為治世良臣,則為盜世奸雄的陳玉?”孔融一驚。

“正是在下。”陳玉微微一笑。

“早就聽過你的大名,想不到你竟然如此年青,倒是讓我吃驚。”孔融說道。

“長文(陳群字),我觀陳玉氣宇不凡,想不到你陳家能一世出兩位當世俊傑,倒讓我羨煞了。”孔融一歎。

“是啊,陳家累世俊才輩出,在穎川,也隻有荀家能與之媲美啊。”鍾繇說道。

“鍾家也是穎川大族,特別是元常兄,乃國之重器,想來,定有化魚成龍之時。”陳玉說道。陳玉稱鍾繇為兄,但眾人都沒有介意,在場之人都不是迂腐之人,在他們的眼中,隻要有真材實學,就可以平輩論交,能否平輩相交,就要看陳玉有沒有這個本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