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真裏藏假(2 / 2)

大頭等人聽不由得動容起來,就在這時,趙卓突而一笑道:“豐經理,既然能賣這麼多錢,那幹嘛不拿到外麵去賣呢?”

豐經理無奈的聳聳肩道:“小董應該給你們說過,別看這裏東西多,典當行的生意也不好做啊,我們老板又是個熱心腸的人,人家拿東西來典當都盡量多的給錢,如今資金有些周轉不開,所以才被迫把這些古玩拿來賣。”

李誠亮等人聽得連連點頭,隻覺得這典當行的老板真是個大好人,趙卓微微一笑,掃了掃屋子裏的東西道:“那不知道這裏最貴的東西是哪一件?”

豐經理漫不經心的笑道:“這可就貴了,怕是同學你出不起的價呢。”

大頭在一邊笑道:“豐經理,我們小卓家裏可是開工廠的,你去外麵看看停著的車,可是值幾十萬呢。”

一聽這話,豐經理眼一亮,再看看趙卓,雖然相貌普通了點,但是確實整個人都有種不俗的氣質,他立刻轉了轉眼珠,笑眯眯的道:“倒不是我看不起同學你,而是這件東西可是稀世之寶啊,不過你執意要看,那就給你看看好了。”

說完,他便小心翼翼的從一側木架子上取下一個足有半米長的紅木盒子,將其打開之後,隻見裏麵躺著一尊梅瓶青瓷。

梅瓶,因為口小隻能插梅枝而得名,其最早出現於唐代,宋料時期較為流行,其中以元代景德鎮青花梅瓶最為精湛。

眼前這尊梅瓶,小口、短頸、豐肩、瘦底、圈足,通體呈青翠色,肩部刻蕉葉紋,腹部以爽勁的線條刻劃纏枝牡丹、花鳥等紋飾。近足出飾一周蓮瓣紋。整體端莊大方,保存完好。

而且整個器形和囊套密無縫隙,好象就是當年定製的一般。

大頭等人隻覺得這瓷器當真是漂亮無比,忍不住問道:“這瓷器究竟值多少錢?”

豐經理高深莫測的一笑道:“這是宋代耀州窯的纏枝牡丹花鳥紋梅瓶,貨真價實的官窯貨,且不說這瓷瓶了,你們看看這囊套,用的是最上等的紅木,光是這囊套,就值數萬啊。”

大頭等人不由輕噓了一聲,嘖嘖稱奇,連裝它的囊套都值數萬,那這瓷器還不得數十上百萬啊?

趙卓的目光在上麵細細的掃了一陣,墨靈已在一邊搖搖頭道:“是贗品,那刀法雖然模仿還得不錯,不過卻完全沒有‘半刀泥’的豐韻。”

趙卓微微頷首,所謂半刀泥,乃是繼承景德鎮宋代刻花裝飾工藝的新品種,其通常是用鐵質的小刻刀在幹燥的坯體上刻畫成一麵深、一麵淺的凹麵與線組成的花紋,再施釉,經高溫一次燒成的陶瓷裝飾品種,瓷質潔白如玉、釉麵瑩潤、刻花紋樣流暢生動,精巧細膩。在耀州窯的瓷器中廣泛運用。

這件瓷器的刀功看似犀利,線條也剛勁有力,刀痕也頗有斜度,然而卻經不起仔細推敲,是贗品無疑。

至於這囊套倒是真的古物,不過,造假者應該是先找到囊套,然後前往窯口,比照著套裏的造型,仿製出相象的官窯瓷器,這樣放進去自然是嚴絲合縫的。

趙卓心頭有數,卻不動聲色,他當然也可以在這裏揭穿瓷器是贗品的事情,不過,結果肯定是被當成搗亂的人被趕出去,大頭等人也不一定就相信自己的判斷,畢竟,自己雖然是鑒定師,但在他們眼裏,恐怕還是沒辦法和典當行裏的老專家相比呢。

所以,要想讓大頭等人徹底明白過來,便不能夠在這個時候說出來。

於是,他便微微頷首道:“若這真是耀州窯的瓷器,恐怕得值上三四百萬的價格吧。”

豐經理不由多看了他一眼,笑眯眯的道:“看不出小兄弟倒是個行家啊,不錯,這件貨也是有來曆的,是幾個月前一個老頭拿來典當的,聽他說,他家裏以前本來是淮海市的望族,家譜可是追溯到清朝去了呢,其祖宗可是清朝時代的一品大臣,倍受皇帝恩寵。隻是現在人丁凋零,實在沒有辦法,才將這祖傳的瓷器拿來賣,聽說這可是當年皇帝禦賜的東西,三四百萬那是肯定能賣到的。”

“那豐經理這件要買多少錢呢?”趙卓微微一笑道。

“隻賣一百萬。”豐經理豎起一根手指道。

“哇,那一倒手豈不就能賺兩三百萬?”大頭幾人你望我我望你,興奮得臉都有些通紅。

[www.UcT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