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真裏藏假
趙卓發現,木架子上所放著的古玩,幾乎都不是獨立存在,就拿一枚玉扳指來說,玉扳指不是單獨放在架子上,而是裝在一個囊套裏。
這囊套是布製的,上麵織著色彩豐富的花紋,看起來已經十分的老舊,一看就是有些年生的東西,這樣很容易誤認為所包著的玉扳指也是老物件。
然而,這玉扳指的包漿明顯有過做舊的痕跡,真正的包漿,乃是因為玉器在經人把玩時,汗水、灰塵等經久的摩挲,在其表麵上形成一層皮殼,顯露溫存的舊氣,和新東西那種亮膛膛的形成鮮明的對比。
然而,這玉扳指的包漿很不自然,不同於玉質有機物的那種混衍的鈣化,顯出人為作舊的痕跡。
玉扳指是贗品,這囊套卻是真的,而用囊套的意義卻是有講究的。
過去的老物件,尤其是大官富人所用的東西,大多會訂製一些囊套,就拿玉扳指來說,若不是戴在手上,而是放在身上盤玩的,隨手放進兜裏顯得就不太高檔,所以訂製囊套,將其塞進囊套裏,玩的時候再拿出來摩挲,不玩的時候又放進去。
而更正規的,則是過去燒製的官窯瓷器,都有專門為其配製的囊套,即鑲有柔軟襯裏的木匣,因為是宮廷所用,所以這些木匣基本都用的好木料,襯裏則多是綢緞下麵墊著絲棉類的柔物,起到減震的作用。
以前這些囊套都不值錢,許多瓷器、古玩之類的或摔或下落不明,剩下空囊套沒人用,擺在地攤上也無人問津。然而隨著古玩業的興盛,別說紅木,就是軟木的,隻要是老的,囊套就特別值錢,假瓷器,假物件往裏麵一塞,隻要嚴絲合縫的,就象是定製的一般,正是真裏藏假,假中有真,買的人往往一看囊套是舊的,第一印象便認為裏麵裝的東西肯定也是舊的,因此就容易上當。
這裏的古玩,很有一些都是放在囊套裏,除此之外還有著木座,這些木座顯然也都是老東西,上麵自然而然的包著漿,顯然經曆了許多年生。
趙卓正想著的時候,螞蟻看中了一塊瑪瑙玉牌,其色澤褐黃,呈半透明狀,長方形,周邊以對稱之夔龍為飾,雙首雙尾兩兩相連,背麵還刻有滿文,一眼看上去也象是舊物件。
螞蟻一拿到手上,便不由得喜歡上了,便問道:“小冬,這一件多少錢?”
“這是瑪瑙玉牌,清代的,可不多見的,我幫你問問。”董小冬走到一邊去詢問了下豐經理,然後走回來便道:“經理說,這個比較貴,要1200塊。”
趙卓聽得不由嗤笑一聲,若是真的清代瑪瑙玉牌,象這種的純色和雕工來看,至少也能賣到八千一萬以上,這裏居然隻賣1200,別說不懂行的會覺得大占便宜,就算懂行的也容易套進去。
隻可惜,這瑪瑙玉牌卻是贗品,其色和光感都比真的瑪瑙要差上一些,而且沒有真瑪瑙那種明顯的條帶斑紋。
眾人雖然是學曆史的,但是也知道這玉石的價格絕對不低,珠寶店裏一顆小小的瑪瑙也得好幾百,更何況這麼大一塊,還是清代的物件,1200肯定不高。
不過,螞蟻卻有點拿不準,雖然幾百塊買件東西沒問題,但是若買到贗品,那也夠心痛的,他不由得朝大頭望了一眼。
大頭便正色道:“小冬,那這件是不是真品?你可得實實在在的告訴我們。”
董小冬一臉崇拜的道:“你放心,咱們都是老同學,我還蒙你幹嘛。這裏的古玩全部都是由行裏的老鑒定師鑒定過的,要是鑒定出是贗品,還能夠讓當典當品啊?老板都說了,是因為最近資金周轉不開,所以就把這些到期的拿來賤賣了,能賣多少算多少。”
大頭和螞蟻等人便聽得放了心,趙卓卻是暗暗搖了搖頭,看來董小冬也是剛入這行,還不知道深淺呢,這些贗品雖然仿得還算不錯,但是哪裏入得了行家的眼,擺明了典當行就是一個幌子,這院子裏的東西全都是從另外的渠道弄來的。
這時,在屋子裏的另外兩個看瓷器的人已經出去了,不知是看出了什麼端倪還是沒心買,豐經理將二人送出去之後,便來到幾人麵前,看到螞蟻手中拿著的瑪瑙玉牌,不吝讚賞的道:“這位同學年紀輕輕的,眼力可夠好啊,這塊玉牌來曆可不小啊,乃是當年清宮裏皇子皇孫才能佩帶的東西,若是擱在市麵上,那得花上好幾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