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預料之外(1 / 2)

第二十章預料之外

在大多數人看來,這一場比賽的結果其實是顯而易見的。[www.uctxt.com]

不過,在眾人內心深處,又有著一種微妙的不確定,畢竟趙卓已經創造了兩次不可能,天知道第三場他會不會又帶來奇跡?

所以這一場比賽,反而因為兩人實力的懸殊而充滿了吸引力。

邱玉琳在金地鑒定公司也算是數一數二的鑒定師,頭銜同樣也是經理級別,從做鑒定師到現在十幾年的時間,經手的玉器可謂是數以千計,也練就了一番人的心理素質,自然沒有將趙卓放在眼裏。

比賽開始,打開木盒子後,趙卓和墨靈對了一下眼神,便開始了各自的挑選。

盒子裏的玉器都是傳世古和出土古混在一起的,極為考驗能耐。畢竟傳世古和出土古兩者之間的外型不一樣,一個包漿,一個帶沁,做偽方法也大不相同。

傳世古的作假,很多時候都是采用類似於玉石的石頭來偽造,這些石頭無論硬度還是質地都極似古玉,很難分辨。

譬如山東的萊州石,某些潔白的猶勝於碧玉,質感好的還有光潤,江蘇**的靈岩山石,其潤澤程度比低等的玉石更好,當地常以此製作念珠、手戒、手鐲甚至爐子之類的東西,銷往各地,反被那些奸商看中當成古玉來販賣。

除此之外,還有舊玉改造也十分迷惑人。

所謂舊玉改造指的是將古玉破碎、殘缺的部分拿來運用,補整後當成古玉出售。

比如一塊舊璧玉,因為殘缺了部分,則可切一半作為璜,璜如有殘缺則改為抉,如果不細細分辨其形體和花紋等,很容易上當。

而出土玉的做偽方法更是繁不甚舉,各種沁色幾乎都有專門的造偽方法,手法高明的幾乎和真品無二。

若是以前趙卓見到這些,定然是眼花繚亂,手足無措。不過,他畢竟是腦袋裏存儲了無數本關於玉器的書籍,加上景瑤的專心指導,短短時間裏在鑒玉上已經有了一定的水準。

邱玉琳目光如電,一掃過盒子裏的玉器,便迅的抓起三塊玉器,居然在對其進行同時鑒定

廳裏的人看得暗自吃驚,這一手絕對是真功夫。不同的玉不同的質感,要想一手握著辨別出來,那絕對需要足夠的經驗,稍有差池,就可能導致錯誤的判斷。尤其是在這樣的場合,隻能說明藝高人膽大。

再看趙卓,眾人頓時大失所望,不少人卻暗暗鬆了口氣,慶幸沒有冒險在他身上押注,隻因為趙卓的表現隻能用手忙腳亂來形容。

隻見趙卓拿起一塊玉器慢慢甄別,在確定是真品之後便放在盒子外麵,然後又拿起一塊不經鑒別就直接又放在盒子外,爾後將前一塊放在盒子外的玉器又拿起來放進盒子裏。他不停的拿進拿出,好象根本不確定哪塊是真哪塊是假一樣。

紀淵也有些看不明白,眉頭微微蹙起,以他的眼光自然看得出趙卓具有的實力,這些仿品雖然有難度,但是也不會慌亂成這個樣子。

景瑤和葛富貴幾人也不知道究竟出了什麼事情,隻以為他是遇到邱玉琳這樣的高手,心理緊張起來,一次次的判斷錯誤,暗暗擔心起來。

金山河笑得眼淚都快飆出來了,還不忘諷刺幾句,一時間早忘了輸了兩場的傷疤,畢竟這一場要勝了,前兩場輸掉的便能連本帶利的賺回來。

然而,隻是所有人都不知道,趙卓最開始拿出來的玉器,都是他自己鑒定過的,而拿進去的,則是墨靈進行二次鑒定後認為是贗品的,至於他不假思索重新放回盒子裏去。而他無需甄別就直接放在盒子外的,則是經過墨靈鑒定過的,這看似舉棋不定的舉動實際上兩人十分默契的分工合作罷了。

邱玉琳先挑選完第一個木盒子,僅用了5分鍾時間,其中挑出了4件玉器,而且有一件是大件的青白玉獸耳爐,造型美觀,質地優良,若是真品價格至少也是1o萬起價。

當然,對玉器的估價其實每個鑒定師都有自己的判斷,拍賣行也是如此,都有著一定價格上的差異,比如某一件玉器,有的就會估成8萬,但是有的則會估價成12萬,所以比賽上所用的估價都是以最低價為標準。

就拿這一件獸耳爐而言,在評委手中資料冊上的估價則為12萬至15萬,所以鑒定師就算再低估兩萬,也是1o萬以上。

趙卓晚了兩分鍾才挑完,不過卻挑出了6件玉器,而且都是中小件,大部分做工都很一般,價格也不算昂貴。

這倒不是趙卓和墨靈的度慢,而是這15件玉器中,有幾件都是晚清和民國時期的玉器,雖然早有景瑤的指導,二人還是得小心翼翼的甄別,甚至還小聲商量幾句才能確定下自己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