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是,史密斯在公開信中這樣描述過去的高盛:“過去高盛的文化一直圍繞著團隊協作、正直、謙遜,以及永遠為客戶的利益考慮,過去高盛的文化不僅僅圍繞賺錢,因為這一點不足以使一個公司在這麼長的時期裏屹立不倒。”
史密斯寫道:“而現在,如果你能為高盛賺到足夠的錢,你就能夠得到升職,更具影響力。”
0世紀70年代末,高盛明文規定下來的14條業務原則中,最重要的一條便是:“客戶利益永遠至上”,然而,一再爆發“醜聞”的高盛卻在用事實證明,賺錢與否遠比客戶利益重要。
邁克回憶:“高盛文化的變化始於保爾森下台,貝蘭克梵上台。此前高盛完全是一家投資銀行,以顧問業務為主。而貝蘭克梵則代表了一幫交易員。”
查看貝蘭克梵的簡曆可以看到,1994年,貝蘭克梵被任命為高盛大宗商品部門聯席主管,並於1997年被調往倫敦,出任固定收益部門聯席主管。
對於交易員來,最早根本不需要和客戶接觸,他們隻需要坐在電腦屏幕前,根據信息分析,買入賣出。此後,高盛業務的增長全部來自自營交易。
“到了009年,當時高盛的顧問業務已經不到總額的0%。可以高盛不再是一家純粹的投行,它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對衝基金。我們當時很多合夥人都在感歎文化的轉變,不光是高盛,所有大投行最大的問題,就是利益衝突的問題。”
邁克補充道:“格林斯潘這幫自由經濟派認為市場可以解決問題,但是有時候市場的解決方式大眾承受不了。另外,他們還認為隨著計算機的興起,不可能再給客戶帶來0世紀0年代那樣的危機,各種計算機模型能夠把風險降到很低,但關鍵是,電腦還是被人掌握的,有貪婪就容易出問題。”
邁克離開高盛的一個原因也和文化有關,“當時來了一批新的D(董事總經理),大都是交易員出身。公司讓我也去做衍生品交易,我認為這不是我想做的。”
渣打集團宣稱:“曾經客戶是上帝,而今,高盛屢遭質疑的是賺錢第一,而置客戶利益於不顧。
彙豐銀行旗下媒體:“估計貝蘭克梵今年要下台,因為他在眼裏,客戶們都是傻子!”
美國銀行旗下媒體:“高盛明顯已經把客戶當成了白癡,客戶的錢總是到了高盛集團的腰包裏!
····
高盛集團聲譽遭到了極大的影響,沒想到這一次是後院起火。
來自雇員的指責,殺傷力巨大!
一石激起千層浪,高盛股價暴跌了,最終因為這一連串被同時公布的醜聞,市值不到兩就一共蒸發100億美元!
比起渣打集團因為洗錢罪蒸發的市值還要多!
···
周五晚上,淡馬錫大廈裏,陳輝在電話裏道:“將高盛集團前雇員格雷格·史密斯送到了英國,別讓他死了!”
為了格雷格·史密斯大庭廣眾之下爆料高盛,陳輝這邊的人都花了100萬美元!
··
而高盛集團總部,董事長兼任E的勞爾德·貝蘭克梵怒氣到了極點!!
高盛集團股價遭到了拋售,市值蒸發了那麼多億!
在董事會上,他可是被批了一頓!
很多董事罵他是蠢貨!
去爆料渣打集團的洗錢醜聞,現在渣打集團也爆料它們的醜聞,明顯他們損失得更大,而且是來自雇員的指責,殺傷力非常巨大!
給高盛集團的聲譽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現在是殺敵八百,自損一千!
一旁的助手想了想,道:“總裁,我們要不要讓人幹掉這個拿錢發言的叛徒?”
勞爾德·貝蘭克梵,道:“等這陣子的風頭過去了再,現在不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