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輯 老驥伏櫪,誌在千裏活用曆史之“誌”智慧 人生當立誌,無誌則難成事 ——範仲淹寒窗苦讀磨誌堅
當今社會中,有很多人被生活壓得喘不過氣來,再加上社會上物質的誘惑,很多人的誌向早已經隨著時間而飄散無蹤。現實中,我們最需要的,還是一種堅持。隻有堅持,才能把夢想握在手上,讓成功不再遙遠。
除了持之以恒的堅韌外,對於誌向而言還有一點很重要的警示:誌向與一時的貧富、成敗無關。不要因為貧窮就缺了理性、短了誌氣;也不要因為失敗就放棄了努力。古語說得好“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是告訴我們,挫折和迷茫都是暫時的,隻要心中有信念、有誌向,堅持奮鬥,就一定能看到希望。也隻有堅持不懈地朝著目標走下去,才能譜寫出成功的篇章。
宋朝大文學家範仲淹年幼的時候家裏十分貧困,根本沒有餘錢去上學。但是範仲淹不甘於平庸世俗,便決定跑到寺院僧房裏去讀書學習。
在僧房學習的時候,範仲淹經常把自己關在屋裏,廢寢忘食地讀書。每天都是徹夜不眠,就是為了能學到更多的知識。
範仲淹的衣食起居非常簡單,他每天晚上都用糙米熬出一碗粥,到了早上,粥凝固了,範仲淹就拿刀把粥切割成四塊,早上吃兩塊,晚上再吃兩塊。即使生活如此艱苦,但依然磨滅不掉範仲淹的誌向,他還是一如往常地努力讀書。
範仲淹的一個同學聽說他窘迫的生活現狀後,就把這件事告訴了自己的父親。同學的家人非常同情,就讓兒子給範仲淹帶去一些魚肉,以使他能更好地讀書。但是範仲淹卻堅定地說:“我不要,吃簡單的飯更能磨煉我的意誌。無功不受祿,你還是拿回去吧!”
那位同學以為範仲淹不好意思才沒有接受,於是,就把魚肉放下了。
過幾天,那名同學又來看望範仲淹。看到他前幾天送給範仲淹的魚肉絲毫沒動,而且已經變質發黴了。於是非常生氣地說:“我好心給你東西吃,你還不領情。現在東西都變壞了,這不是浪費糧食嗎?”
範仲淹解釋說:“我並不是想讓這些東西壞掉,隻是我過慣了艱苦的生活。如果我吃了這些美味佳肴,等到以後我再過回艱苦的日子就不習慣了。我感謝你和你父親的一番好意!”
回到家中,那名同學把範仲淹的話和父親說了,得到了老人大加稱讚:“範仲淹真是一個有誌氣的好孩子,今後一定會大有作為!”
果然,經過刻苦的學習,範仲淹成為了我國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學家,他人窮誌堅的故事也流傳至今。
範仲淹的成功就在於他對夢想的執著,在於他堅持自己的誌向,不因任何困難而改變。範仲淹認為,艱苦可以磨煉他的意誌,經過這樣的磨煉,範仲淹能在實現夢想的道路上走得更遠。範仲淹知道,成功道路上的錦衣玉食理應舍棄,因為這些東西會讓自己產生惰性。奮鬥鋪就成功路,範仲淹正是依靠自己對誌向的堅定走向了成功。
如果迷失了方向,不知道成功在哪裏,就應該捫心自問一下,我們當初為什麼要出發。實際上,就是為了實現最初的夢想,走向成功。如果我們半途而廢了,那麼之前所有努力和奮鬥的價值,也就永遠地消失了。
誌向是人生的啟明星,它會在你身處黑暗的時候散發出耀眼的光芒,指引你前進。成功需要指引,更需要堅持。在奮鬥的路上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樣我們的腳步才能邁得堅實,道路才能走得長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