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獨立自主——擺脫依靠的武器 步驟六:讓孩子學會自我安排時間
兒子提彬該上學了,蘭登太太為他準備文具、書包等學習用品時,還給他買了一個小鬧鍾。開學前一天,蘭登太太鄭重其事地告訴兒子:“你就要成為一名學生了,也就是與幼兒園的小朋友不一樣了。學生必須遵守紀律,不能想睡就睡,想玩就玩。”提彬聽著母親的話,為自己即將成為一名真正的學生而興奮、新奇,他一臉嚴肅,認真地看著母親。接著,蘭登太太強調道:“學生的主要任務就是上學要自覺,不能總讓別人叫。從明天開始,你要按時起床、漱洗、吃早飯,這一切都得自己來做,你行吧?”
提彬興致勃勃地說“行!”為了引起兒子的足夠重視,蘭登太太又重複了一遍:“真行嗎?”母親的不“信任”讓提彬有點生氣了,他大聲說:“肯定行,我已經是小男子漢了。”這時,蘭登太太拿出一個小鬧鍾,告訴兒子這是母親為了祝賀他成為一名學生專門給他買的禮物。提彬拿著鬧鍾很是興奮,趁著他興致正高,蘭登太太當即教會了他怎麼使用,還讓他自己把鍾撥到預定的起床時間。
第二天,蘭登太太隻是在臨睡前提醒提彬把鬧鍾撥好,並補充說:“我提醒得太早了,其實你上床前自己會撥的,是吧?明天我不再說了。”在母親的極大信任下,提彬果然一連幾天都沒有忘記。孩子畢竟是孩子,到第二周的某一天,提彬忘了撥鬧鍾。蘭登太太看他睡過了點,也並不叫他。等到提彬突然醒來已是七點半,無疑這一天是遲到了。放學回來,蘭登太太問他早上怎麼樣,他說:“老師在講台上,那麼多同學坐在那裏,我低著頭走進教室,好像人人都在看我,真難受。”蘭登太太什麼話也沒說,這種現實的教訓勝過父母的耳提麵命。從此以後,無論事情再多、家裏再亂,提彬每晚睡前都會上鬧鍾。這不僅讓他上學再沒遲到,還使他養成了做任何事情都嚴格遵守時間的好習慣。
提彬上中學、大學一直把鬧鍾帶在身邊,去國外留學也不忘帶上鬧鍾。工作以後無論出差到哪裏,提彬都隨身帶著一個鬧鍾。這些年來鬧鍾已經換了好幾個,但提彬的這個習慣始終未變。盡管現在的賓館都有叫醒服務,提彬還是帶著鬧鍾,他說自己掌握時間覺得更加踏實。
俗話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在時間的選擇上都有一個最佳點,把本應昨天做的事放在今天來做叫做失時,把應該明天做的事情放在今天來做叫做失察。失時的結果往往是坐失良機,失察的結果常常是欲速不達。英國有句諺語:“習慣在習慣中養成,習慣要靠習慣來征服,習慣正如在樹皮上刻字:隨著樹木的成長,文字也會擴大。”因而,培養孩子珍惜時間、科學安排時間、充分有效地利用時間的習慣,是每一個父母必須承擔的責任。
寫給父母
從5個方麵努力,培養孩子自我安排時間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