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治奸之術——洞察和防範奸邪 看清遠離阿諛奉承之人(1 / 2)

第九章治奸之術——洞察和防範奸邪 看清遠離阿諛奉承之人

凡奸臣皆欲順人主之心以取親幸之勢者也。是以主有所善,臣從而譽之;主有所憎,臣因而毀之。

——《韓非子·奸劫弑臣》

故曰:諂諛之臣,唯聖王知之,而亂主近之,故至身死國亡。

——《韓非子·說疑》

所有奸臣都是想順從君主的心意來取得親近寵愛地位的。因此,君主喜歡的,奸臣就跟著吹捧;君主憎恨的,奸臣就跟著詆毀。

所以說:阿諛奉承的臣子,隻有聖明君主才能識別,而昏君亂主卻去親近他們,因而落到身死國亡的地步。

當初,韓非子看到韓國日益被削弱,多次上書韓王安,提出一些強國的建議。無奈奸劫當道,韓王安沒有采納他的建議,也沒有重用他。於是韓非子痛恨韓王治理國家不能彰明法製,不能用賢臣富國強兵,悲歎忠良受到奸臣的排擠,借鑒以往的得失,寫下了《孤憤》、《五蠹》、《內儲說》、《外儲說》、《說林》、《說難》十多萬文字的篇章。

由此可見,韓非子非常痛恨奸邪之人,更是悲憤君主昏庸不辨忠奸。他在《詭使》一篇中感歎道:現在奉公守法的人想用逆耳的忠言向君主進諫卻得不到接見,而那些花言巧語、內外行奸、在社會上僥幸投機的人卻經常得到晉見。忠誠的人想幫助君主治理國家,但君主卻越發要加以疏遠;逢迎取媚、順從君主的意願和欲望而危害國家的人卻成了親信。

韓非子在《奸劫弑臣》一篇中對那些品格卑微奴性十足、為了謀取權勢竭盡阿諛逢迎的政治投機者進行了無情揭露和猛烈批判。他還在《二柄》篇中以豎刁、易牙的曆史教訓來揭示阿諛逢迎對於政治的危害。在另幾篇文章中,都體現了韓非子對現實政治中奸進賢退、君道不明的苦衷與憤懣。韓非子希望君主對於“諂諛之臣”,一定要“知之”、“遠之”,以免受其禍害。

〖〗文子曰:吾嚐好音,此人遺我鳴琴;吾好佩,此人遺我玉環:是振我過者也。以求容於我者,吾恐其以我求容於人也。

——《韓非子·說林下》要做到“知之”、“遠之”,是不容易的。人與動物的區別之一就是人善於偽裝自己,把自己的心藏得嚴嚴實實,不輕易流露出來。看人不能隻看表麵,一定要看實質,才不會受害。

韓非子在《說林下》篇中講了一個故事:晉國大夫中行文子流亡在外,經過一個縣城。隨從說:“此縣有一個嗇夫是你過去的朋友,何不在他的舍下休息片刻,順便等待後麵的車輛呢?” 中行文子說:“我曾經喜歡音樂,此人給我送來鳴琴;我愛好佩玉,此人給我送來玉環。他這樣迎合我的愛好,是為了得到我對他的好感。我害怕他也會出賣我以求得別人的好感。”於是他沒有停留,匆匆離去。結果,那個人果然扣留了文子後麵的兩輛車馬,把他們獻給了自己的國君。

中行文子說:“求容於我者”也能“以我求容於人也”,就是看清了慣於逢迎的人的本質而做出的判斷。由於判斷正確,避免了一場災禍。

在現代生活中,也存在諂媚的人,對於這種人,人們鄙之為“馬屁精”。對於拍馬屁這種行為,大部分人都是敬而遠之的,盡管它的名聲不好,但世界上還沒有一家公司宣布“凡拍馬屁者,立即辭退”的規定。辦公室裏專以拍馬屁為生的一些人,他們拍起馬屁來不顯山、不露水,讓一些被奉承得昏了頭的領導渾然不覺,還對這種人恩寵有加,大加讚賞。

〖〗很早以前,閻王爺命牛頭馬麵將人間一個專會拍馬屁的人捉來,準備割舌下獄。這個人一見閻王爺,急忙雙膝跪倒,磕頭禱告:“請閻王爺息怒,在人世並非我願意拍馬屁,而是世人多愛聽奉承之言,喜歡拍馬之人。如他們都能像您這樣鐵麵無私、嚴肅公正,我自然就不會拍了。”閻王爺聽後怒氣全消,高興之餘,命二鬼把這個人送回人間。由此,這個人益壽延年,長生不老。這就是馬屁精的由來。〖〗〖〗作為領導者,對於那些一味向你講好話,千方百計奉承你的人,一定要小心應付。如果你總是很受用他們諂媚的言語、態度,那麼,你的事業和前途很可能就毀在這些人的手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