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1 / 3)

蔣曄在公主府收到三皇子的步搖這件事,表麵上看,在蔣家並沒有掀起太大的風浪,至少蔣曄以為的訓斥遲遲沒來。李慕亭並未罰她,也沒問她,隻在百忙之中親自去沈家走了一趟,將這件事說了清楚,本來定在蔣晟成婚後再談的婚事也提前到了過年之後,因時間匆忙,所以約定兩家先交換庚帖將此事定下來。

此事蔣曄全然不知,蔣家一片風平浪靜,有條不紊地準備著過年。

一眨眼的功夫就到了小年這一天,李慕亭早早帶著蔣曄來給老太太請了安便被人叫走了,蔣曄留在這裏用早飯,正吃著的時候外麵有人來傳:“老太太,侯爺回來了,已經進宮去了。”

這可真是意外之喜,蔣公嗣前些天剛傳信回來說是快到了,眾人都以為怎麼也要趕在年末了,沒想到今日竟就到了。

老太太高興,連早飯都多吃了兩口。

吃過飯眾人便在這裏等著蔣公嗣歸家,老太太派了人在大門口候著,一旦看到人回來便立馬有消息傳進來,雖說老太太盡量做出一副還算沉得住氣的樣子,實則已經往外麵張望了多次。

眾人在安遠閣盼了許久,終於聽到有人來報:‘侯爺回來了,已經進了大門了。”

老太太立時便坐不住了,從軟榻上站了起來,想想大約又覺得在小輩們麵前表現得太心急了些,便又坐了回來。

不出片刻功夫,蔣公嗣便風塵仆仆地掀開簾子走了進來。他生得高大威猛,如今已過不惑之年,卻依然精神矍鑠,氣宇軒昂,見到老太太喚了一聲母親便要跪下,被老太太一把拉住,卻還是拗不過他,跪在地上紮紮實實磕了三個頭才起身。

蔣公嗣磕過頭扶著老太太在上麵軟榻上坐下,自己便陪坐在下首椅子上溫聲問道:“兒子離家日久,母親身體可還好?”

老太太自他進門後攥住他的胳膊就沒鬆開過,聞言隻不住點頭:“好,好,我一切都好,家中也好,你不必擔心,倒是你,年紀輕輕竟也已有了白發。”想來邊境苦寒,老太太看得一陣心酸。

“兒子不能在母親跟前盡孝,還勞母親為我擔心,實在不孝。隻是邊境近年安穩,母親也不必太擔心了。”蔣公嗣輕輕拍了拍老太太的手安慰道。

老太太雖不說,但他都明白,老太太為他擔心呢。蔣家世代守邊,祠堂的牌位黑壓壓堆了十幾排,死傷無數,十三年前與戎族和突厥一場大戰,更是損失慘重,對蔣家來說幾乎是滅頂之災。奈何既食朝廷俸祿,擔了這份守家衛國的責任,蔣家人便不能退,就算戰到最後隻剩下一個人,蔣家人也得去戰場。隻是心頭血肉被生生挖去,對老太太來說,此痛不可謂不重。如今隻剩下這唯一的兒子,他在外守邊,她在家中日日夜夜為他擔心,生怕哪一天又是一具棺材抬到自己麵前,告訴她那就是她的兒子,她如今年紀大了,再也受不得這樣的打擊。

蔣公嗣為在小年這天趕回來,日夜兼程,此刻尚未解下身上的披風,屋內暖和,昨夜的霜在衣服上化成了水,觸手一片寒涼,蔣公嗣生怕老太太抓著他的衣服受了寒,便起身脫下了披風,還沒來得及坐下,李慕亭便匆匆趕來了。

老太太這裏得了消息後就派人去告訴她了,奈何她尚有事脫不開身,好不容易忙完才急匆匆地趕過來,一見到蔣公嗣也是忍不住紅了眼眶,兩人成親十幾年,實則朝夕相處的時間短的可憐,她這個夫君,在跟不在沒有什麼兩樣。

有時候李慕亭想想也覺得委屈,怎麼自己嫁個夫君就是日日不得見便罷了,還要每日提心吊膽地為他擔心呢。隻是想起當初求娶自己時的那個人,李慕亭又想罷了,她既認定了這個人,又知道他身上擔的重擔,她打理好這個家,不讓他在外還要分心就是了。